![大班教案9篇[精选]](https://img.jihtu.com/upload/8306.jpg)
大班教案9篇[精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活动的前身是建构式课程中的《鼓儿变变变》,音乐选编自民间舞曲《蕲族舞》,乐曲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形象鲜明,有利于幼儿感受旋律的节奏。活动中的层次呈递进性,从“身体鼓”到“朋友鼓”,再到“架子鼓”。但第一次的试上结果让我非常纠结,对之失去了信心:音乐活动失去了快乐的感觉,孩子不快乐。是活动内容不适合,还是我的教学策略有问题?静下心来反思,属后者。没有给孩子往上攀的支架,须在以下两方面作调整:
1.经验的拓展。孩子们对鼓的接触机会不是很多,甚至零接触。应该各种鼓(或者鼓的图片)、鼓表演让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去尝试打鼓,亲身体验打鼓的那种情绪、那份快乐。
2.图谱的。因为音乐没有跳跃、舒缓不同的节奏,所以孩子们根本分不清哪儿是“身体鼓”,哪儿是“朋友鼓”,对音乐的立体感感受不强,导致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累,失去了音乐活动该有的氛围。图谱的,帮助孩子了解乐曲的结构、乐句等,在做相应动作的时候有个。
附:《会变的鼓儿》第二次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⒈根据乐曲的结构做摆造型、敲鼓等动作。
⒉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关于鼓的知识经验:部分鼓的认识、欣赏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经验。
⒉节选民间舞曲《蕲族舞》。
⒊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⒈我的身体变小鼓。
⑴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身体部位变小鼓。
师:谁来为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认识的鼓?它有什么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玩敲鼓的游戏,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小鼓呢?
⑵引导幼儿感受A段乐曲,并随音乐敲击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师: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仔细听一听。
师:感受如何?鼓的表演经常在迎春晚会、过节等时间进行,象征着欢腾喜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跟着音乐在小鼓上快乐地打一打吧。(出示第一条图谱,跟着图谱打节奏)
⒉我的小手变小鼓。
⑴出示第二条图谱,比较不同,引导幼儿用手掌夸张地摆高低鼓的.造型。(引导幼儿手掌向前、向上或侧向,平整)
⑵教师哼唱B段,引导幼儿将乐句与图谱匹配。
师:鼓的造型变了几次?每次发出几下鼓声?
⑶教师哼唱,幼儿尝试造型。
师(以采访形式):请问你为什么快的完成了三个造型,在哪个地方应该想好下一个动作?
⑷随B段音乐教师造型,个别幼儿敲鼓。
师:我来试试你的方法好用不好用,谁来负责敲鼓?
⑸随B段音乐个别幼儿摆造型、敲鼓。
师:他们合作得则样?好在哪里?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⑹幼儿随B段音乐做鼓的造型动作,教师敲鼓(引出结尾音乐,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⑺比较造型的不同位置,并跟着老师的哼唱尝试。
⑻引导幼儿随B段音乐完整造型、敲击。
⒊我的朋友变小鼓。
⑴引导幼儿两两变成“朋友鼓”,尝试随B段音乐造型、敲击。
师:你知道你的鼓是谁吗?鼓手应该在哪个地方马上站到你的鼓的面前准备?为了保持我们鼓表演的一致性,每次鼓造型后击鼓几次?让我们来试试。
⑵引导幼儿随A、B段音乐表演“朋友鼓”。
⒋我们是套架子鼓。
⑴引导幼儿几人合作变成“架子鼓”。
师:你们见过架子鼓吗?有很多鼓面,有高有低,我们怎么来造型呢?
⑵邀请一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4秒时间完成造型),寻找造型时存在的问题。
⑶教师哼谱,4组幼儿尝试摆架子鼓造型。(引出“会变的鼓”名字)
⑷幼儿尝试“身体鼓”、“朋友鼓”、“架子鼓”的完整表演。
⑸撤走图谱的完整表演。
⑹2遍或3遍的连续表演。(解决架子鼓打完后立刻回座位准备身体鼓)
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察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察: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提供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
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察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察并讲述观察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
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 ……此处隐藏4783个字……小弟弟正在抢一袋糖果,都气得哭了起来。
②生气的爷爷——有一群淘气的小朋友把他的拐杖抢走了,挂在了大树上。
③生气的胖阿姨——人们都嘲笑胖阿姨的体重,胖阿姨特别生气。
2、“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幼儿发散思维来想出帮助他们消气的办法。
①帮助小弟弟把这袋糖果平均分开,一人一半,并且告诉他们要少吃糖,而且吃过糖之后一定要刷牙,好好保护牙齿哦!
②帮助爷爷把拐杖从树上拿下来,还给爷爷,告诉淘气的小朋友要学会尊敬老人,以后可以帮助走路不方便的老爷爷过马路。
③告诉胖阿姨其实她很漂亮,人的美丽不是只看外表的,还要看内心,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让自己心情快乐起来。还可以教给阿姨减肥的好办法,多吃蔬菜少吃肉,多多锻炼身体,很快就会变苗条的!
教师总结幼儿想出的好办法,进一步升华提升,让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学习如何对待他人。
“太好了,小朋友们相处的办法真好,消气商店里的顾客都特别的满意,他们一点也不生气了,谢谢你们!(分发笑脸小贴纸)这是他们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你们真棒!”
四、结束活动——游戏《心情变变变》。
师:老师这里有好多有趣的心情卡片,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每人随机选取一张,看看自己抽到的是哪种心情吧!
请幼儿围坐成一个圈,根据心情卡片做出不同的心情,根据音乐节奏传递卡片,再次根据手中的卡片来变化自己的表情。
大班教案 篇8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已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报纸与服装相结合,特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我是环保服装设计师》。
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材料来设计衣服,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2.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3.体验制作环保服装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观察环保服装,了解环保服装的装饰材料。
教学难点:学习两人合作,利用废旧报纸,运用剪、粘、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收集废旧的报纸。
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一份。
2.剪子、胶水、双面胶、勾线笔。
3.各种废旧材料:信封、报纸一捆、皱纹纸、塑料袋等。
4.时装表演的音乐、轻音乐。
5.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书信内容,导入教学活动
1.今天,老师收到一封信和一捆废旧报纸,是森林的动物朋友们寄来的。我们来看看信中写了些吧!
2.上面写着:一年一度的森林环保服装展的日子将要来临,请大四班小朋友们参加。小朋友想参加吗?(想)那我们就来当回环保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好不好?(好)
二、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创作服装
1.教师出示作品
老师已经设计了一套环保服装,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2.提问:这件服装用了哪些材料?你们喜欢老师制作的环保服装吗?
教师小结:报纸做的衣服、皱纹纸围的花边、彩色纸剪成的花等。杨老师也
非常喜欢这些报纸做的漂亮的衣服。(观看课件:瞧,蒋老师穿上了杨老师做的
环保衣,多神气。)
3.教师示范讲解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件衣服的制作方法,这件环保衣,最主要的材料就是废旧报纸。
首先,我们要把报纸对折,有折痕的一头朝上,剪出一个领口。
然后,将自己想好的衣服轮廓在报纸的正面画出来,然后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来。
最后,在再剪好的.衣服上剪贴上彩色的皱纹纸花边和彩色纸做的花,让废旧报纸做成的环保衣更美丽。
三、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想象操作
1.在制作时,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一位可以扮成设计师,一位可以扮成模特儿穿上环保衣。不要争抢,一起合作完成。
2.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注意:幼儿操作时播放轻音乐)
四、幼儿评价服装,走秀展示服装
1.幼儿穿上衣服,提问:
(1)你做得是什么服装?
2.由森林里举办的“森林环保服装展”,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已经坐在了前方的评委席中(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观看的场景),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展示一下我们设计的服装(模特儿与设计师一起走秀),向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朋友们宣传环保知识,好吗!
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感受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视频或组织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第27页。
2.教师教学资源《风筝飞上天》。
3.三角形白纸、长方形、棉线、吸管(,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
4.教师提前做好风筝。
5.请家长在活动前利用周末带幼儿去放风筝。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欣赏各种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带来的美感。
(1)教师出示几种形态各异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造型、颜色及图案的`特点。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风筝的构造。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上的骨架和引线,了解它们的用途。
2.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1)在三角形的风筝面上设计并画出漂亮的图案,注意图案的两边要对称。
(2)在长方形纸的短边上交叉来回剪,注意每一条都不能剪断,剪出风筝的尾巴,然后粘贴在风筝面上。
(3)将吸管粘在风筝面反面的边缘及中间做风筝的骨架,用棉线穿过中间的一根吸管打结即可。
3.指导幼儿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1)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分小组合作,创造性地制作不同造型的风筝。
(2)教师重点讲解交叉来回剪的方法,幼儿不要将纸剪断。
4.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在美工区提供不同形状的纸、不同材料(如冰糕棒、竹片等),启发幼儿设计并制作各种不同造型、不同图案的风筝,具体做法可参照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7页。
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尝试放风筝,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