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绘本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1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春天的原野上,绿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乐的嬉戏、玩耍。女孩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她突发奇想的问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蒲公英说:"我,我要做一只大狮子!有着又浓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种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女孩兴奋的说:"你要做一只大狮子啊,大狮子,太好了。"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他的梦想真奇特。
男孩和女孩来到了小河边,他们惊喜的大叫着:"小鱼,小鱼,"男孩弯下腰问小鱼:"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鱼说:"我呀,我要做一头大鲸鱼!畅游四大洋,一头游得飞快的大鲸鱼。"男孩说:"是嘛,你要做一头大鲸鱼啊,太棒了。"多美的梦想呀,小鱼变成了大鲸鱼正在海洋里飞快的游泳呢。
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们拿出蜡笔,把美丽的蒲公英和欢乐的小鱼画在了图画本上,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蜡笔说:"我们呀,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虹颜色的大森林。然后,用绿色涂原野。涂一片跑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儿的原野。接着,用蓝色涂大海。涂一片游啊,游啊,永远、永远也游不到头儿的大海。"哎呀,老师真羡慕文中的蒲公英、小鱼和蜡笔呀,他们有那么多的梦想,那么美好、那么奇异。梦想呀,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甜甜的,美美的;梦想呀,就像口袋里的玻璃球,五光十色的;梦想呀,还像一对翅膀,带着我们飞向美好的未来……那孩子们呢?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女孩说:"那我长大以后,要和狮子一起赛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尽头。"男孩说:"那我长大以后,要和鲸鱼一起游泳。游啊,游啊,一直游到大海的尽头。"其实他们的梦想可不只是这些,你看,他们的梦想呀像天上的白云一样缥缈可爱,变化多端。
你看,他们正在蓝天下一起快乐的分享彼此的梦想呢,"喂,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朋友们,童年的生活之所以美丽就在于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梦想,我们有大声喊出自己不平凡心愿的勇气,孩子们你是不是也有许多奇妙的梦想呀?那就大声的、勇敢的告诉大家吧。
设计思路:
1、这本书图文表现元素精简,意蕴活泼而丰富。用问答的形式构架内容。初看只是三段单纯的情节重复,但是,作者安排了向现实状态妥协的蒲公英和小鱼后,又安排了不怕被现实羁绊的蜡笔,问答的层次与意境得以展现。两个孩子对着天空大声询问的姿态,最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一面问,一面跑,引领着读者也想飞着翻页,引发许多小孩大声喊出不平凡的心愿。
2、通过反复吟诵,让孩子体会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梦想该如何去追寻。而童谣节奏的诵读活动,可以让孩子知道,美好的愿望不是一下子能实现的。只要有执着的信念,有激情,用行动去追求目标,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阅读过程:
一、阅读前:
1、吟诵导入前言: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我的梦想就是一支笔,挥毫泼墨;如果说生活是一座漆黑的木屋,那我的梦想就是站在里面独自思考的.人;如果说生活是一片天空,那我的梦想就是一片云彩,洁白无暇……我的梦想会是什么呢?请你猜一猜。
2、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日本作家寮美千子,她给我们带来一本童谣节奏的书《长大以后做什么》。这本书的绘图者是日本的秦好史郎,他的画简洁明了,让人感到诗一般的轻松。让我们边听边看吧--二、阅读中:
一、介绍封面。
1、读图:封面介绍了什么?表达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2、请同学们也来做个吟诵者,进入角色,表达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的向往。
二、听文看图,分段吟诵,表达不同的情感。
1、孩子们看到蒲公英后,怎么问?蒲公英先是怎样回答,后来为什么垂头丧气呢?
2、孩子们遇到小鱼,怎么问?小鱼先是怎样回答,后来为什么认命似的游走了?
3、拓展理想教育:暂时的失败,并不代表理想不能实现,看看蜡笔是如何回答的。
4、深化理想教育:孩子们的心声是什么?(大声地发自内心呼唤)
三、阅读后:
1、诵读全文,引申讨论封底页:长大了做什么?
2、看看国际儿童村的孩子是怎样发出他们的心声的。(ppt略)
3、选择你喜欢的孩子的心声,替他诵读。
4、根据提供的句式,指导写作。(填写阅读学习单)写作格式:
长大了以后做什么?我呀,我想做______________,它能________________。
5、交流孩子们写的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的心愿,并装订成册。
6、介绍适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故事,让孩子了解该如何去人生的挫折。
1)《舒克与贝塔历险记》
2)《彼得·潘》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想象图画书的内容。2、体会故事的幽默诙谐,感受故事的趣味和温暖,体验分享的快乐。3、激发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绘本PPT、图片
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出示大灰狼的图)这是谁呀?你读过和大灰狼有关的故事吗?是啊,大灰狼有尖尖的牙齿,锋利的爪子,经常要吃小动物,看到他,我们都有点儿害怕。2、这就是故事中的大灰狼,他有个特别好玩得名字,叫——乌鲁。赶快叫他一声吧。乌鲁又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灰狼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二、理解故事内容睁大眼睛仔细看,故事开始了。发现小猪1、有一天,大灰狼乌鲁走进午睡林。你们知道这儿为什么叫午睡林吗?2、你们看,他发现了什么?乌鲁看到满地的小猪,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你从图上哪里看出他的高兴?(睁大眼睛、咧开嘴巴,握紧拳头)嗯,能把图画看得那么仔细,真了不起。3、乌鲁那么高兴,他又是怎么说的呢?4、乌鲁怕吵醒了小猪,小声地数了起来,我们也跟着乌鲁来数一数吧!哎呀,这里还有一条小猪的腿,哈哈,那里还有一个小猪的大脑袋呢!那么多小猪,横七竖八地躺着,怪不得乌鲁数啊数啊,怎么数也数不完。5、乌鲁干什么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现在就是乌鲁了,一边跑一边说?你来说(出卡片: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6、乌鲁乌鲁,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运气好呢?乌鲁看到好吃的小猪,没有一个人独自享受,他要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朋友。通知朋友(一)听讲故事1、乌鲁来到好朋友哇呜的家。乌鲁要把好消息告诉哇呜,他举起榔头一样的拳头 ……此处隐藏17440个字……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鲟鲟回来了》;双层展示台(摆放装有过滤好的水杯)。
学具:实验材料人手一组(漏斗、透明杯子、装有脏水的容器、托盘、抹布);过滤材料人手一组(小石头、棉花、小毛巾)。
2、录音(长江的自述)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长江流域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长江受污染的情况。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长江的样子,你们喜欢这样的长江吗?长江的水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长江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长江美丽、清澈,水里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鲟鲟一家就住在这里,可是现在的长江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长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2、教师:原来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长江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长江是怎么说的?
3、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长江,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4、我们有什么办法使长江的水变清?
5、教师:要使长江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长江的活动中。
二、长江的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守护,生活中也有一些脏脏水,我们怎么把这些脏水变干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过滤的方法让脏水变干净。
1、认识净化材料,讨论如何做实验。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石头、棉花、毛巾这三种过滤材料,请你们试试用这些把水变干净。这里还有一些做实验用的辅助材料(认识材料),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小实验呢?
2、幼儿观看材料,进行分析,寻找正确、合适的'实验方法(重点引导幼儿将水从材料上流过,慢慢的倒水)。
3、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先将杯子摆好,在上面放上漏斗,然后选择你需要的过滤材料放进漏斗里面,脏水要通过材料才可以哦。(多媒体课件显示过滤器摆放步骤:水杯+漏斗+过滤材料+脏水)
4、现在我们准备好做实验了吗?(分小组进行过滤小实验)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的材料摆放顺序
三、分享交流,讨论过滤水的过程
1、过滤结果比较,引出多种材料组合过滤。教师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水杯是几号?刚才用了什么材料进行过滤?(将幼儿介绍的材料贴到记录板上)
2、教师提问:一种材料和多种材料组合过滤相比较,哪种过滤方法更干净呢?
3、今天我们尝试了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过滤把脏水变干净,脏水要变干净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绿,大家都能做到吗?
四、活动延伸: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找找更多的让脏水变干净的办法吧。
活动总结
《鲟鲟回家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故事,通过绘本故事导入,让幼儿了解长江水污染对中华鲟、江豚等鱼类的危害,知道水源对我们大家的重要,从而启发幼儿探索水变清的方法。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通过教师引导认识材料、观看材料、分析材料到操作材料,幼儿在观察和记录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明白人类发展活动必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有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大班幼儿绘本教案15活动目标:
1、能图文结合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了解老狼矛盾的心理状态。
2、能够大胆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朋友之间需要情感的交流,激发与同伴之间的友爱之情。
活动准备:PPT、录音、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教师引导性提问
1、(放PPT2)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特别的客人》,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你们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在什么季节?
2、图片中的房子里住着谁呢?我们走近看一看。
1)(放PPT3)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点击出现老狼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老狼一个人住没有朋友,它的心情会怎么样?(这是一只孤单寂寞的老狼)
3)老狼最想吃什么?那他今天的晚餐到底是什么?(点击出现老狼的对白)
二、观察图片,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这时,老狼家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位客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1、(放PPT4)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羊?那老狼看到一只这样的羊心里会怎么想?
师:你们都觉得老狼会吃掉小羊吗?那到底会怎样?
2、(放PPT5——PPT7)狼到底在做什么?
对于一只最想吃羊的狼,傻吗?(不傻)为什么?
3、(放PPT8——PPT9)狼把羊喂饱了,可是小羊开始打嗝了。
4、(放PPT10——PPT11,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感受爱的拥抱
问:对于一只从来没有朋友的老狼,突然有了小羊羔的拥抱,老狼心情会怎么样?
你们在生活中,又被人拥抱过吗?拥抱的感觉如何?
教师小结:拥抱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一个拥抱可以让你的朋友觉得很贴心很温暖。
我们一起跟旁边的朋友来个爱的拥抱吧!用心去感受,你会感到拥有朋友的快乐。
(二)教师与幼儿表演小羊和狼的故事片段,感受老狼的矛盾心理
1、老狼的故事还没有完,教师生动的进行讲述
1)问:可是狼还是很饿(放PPT12——PPT13并播放故事)
小羊羔刚刚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亲吻也是一中表达爱的方式
这时,你觉得老狼心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老狼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一边想吃,一边又觉得小羊给了他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温暖,所以他的心理非常非常的矛盾。
(四)理解老狼的情绪变化(放背景音乐到最后)
1、(放PPT14——PPT15)问:老狼将小羊羔赶出门之后,他会担心小羊羔吗?还是他后悔放走小羊羔了?他会担心什么?
2、(放PPT16)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她有可能会……有可能会……有可能会……”
3、(放PPT17——PPT18)问:又过了好一阵子,老狼找到小羊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4、(放PPT19)他推开门,看见房间里,火炉旁站着谁?
老狼的心情一下子怎么样?
5、(放PPT20)问:看到这幅画面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6、(放PPT21)问:老狼刚开始最爱吃什么?现在呢?什么改变了老狼?
老狼不再孤单寂寞了,他有了个好朋友小羊羔!
爱可以让他们成为好朋友,也让它们快乐的在一起。
三、活动结束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表达对同伴的爱,爱有很多表达方式,那希望以后你们能用各种爱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