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5-11-26 02:21:11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乘法教案1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6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计算发则的掌握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三、计算练习

五、小结

六、作业

交代复习要求

1、复习题1

×15和12×都是怎样的两个数相乘?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有哪些?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计算?

×使什么数乘什么数,可以表示什么意义?分数和分数相乘怎样计算?

归纳说初分数乘法都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所举的三道乘法例子,我们弄清了本单元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这些内容。

结合提问板书成下表:

内容

举例

意义

计算方法

分数和整数相乘

×15

12×

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也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使多少

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和分数相乘

×

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使多少。

练习三道题。

2、复习2

1、复习3

2、复习4前三题

上下练习

第一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第二小题先算哪一步?为什么先算乘法?第三小题为什么先算加法?

小结。

3、复习5

说明怎样简便?为什么?

复习34后三题6

课后感受

学生练习的密度可稍加强。

分数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那就是。也就是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让学生从=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8页试一试,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中的7和14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此处隐藏9927个字……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3、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乘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就解决:借助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数字信息

奇思有6块饼,笑笑吃的饼个数是奇思的1/2,淘气吃的饼个数是奇思的2/3。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笑笑有多少块饼

(采取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最后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奖励讨论结果最好的小组)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6×1/2=3(块)

把6块饼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块饼的1/2是3块饼。

(2)淘气有多少块饼板书:6×2/3=4(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1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建立“算法”模型

(一)直观体验

1.出示:小新、爸爸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2人一共吃多少块?

(1)列出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

(2)汇报并板书:或。

引导得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可以直接列乘法算式。

(3)这道乘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4)如果用直条图表示1块蛋糕,你能在图中表示吗?

(5)根据图,的结果是多少?(板书:)

2.如果有4个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列出算式。(板书:)

(2)在直条图中表示,并写出结果。

(3)板书:

3.如果有7个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列式,并在直条图中涂一涂找到结果。

(2)板书:

(二)比较发现。

1.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

(1)结合图,从分数的意义上解释:里有1个2份,表示有2个2份,所以一共涂出4,其他两道算式同理。

(2)转化为加法算式,利用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解释。

其他两道算式同理。

3.验证。

出示

(1)直接算出结果。

(2)在方格图中涂一涂,表示。

(3)验证计算结果是否与实际涂色结果一致。

(三)推而广之。

1.每人吃块蛋糕,C人一共吃多少块?

列式并计算。(板书;)

2.每人吃块蛋糕,C人一共吃多少块?

列式并计算。(板书;)

(四)回顾反思。

1.说一说,分数乘整数可以怎样算?(板书: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我们怎么找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

二、应用“算法”模型

(一)在应用中优化。

1.介绍另一种算法--先约后乘:

2.感受优越性。

出示:

(1)展示做法:

(2)比较两种做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好在哪里?

3.专项练习。

先判断能否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在解决问题中应用。

1.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2.李老师用铁丝围了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那李老师围这正方形用去多少铁丝(接头处忽略不计)?

(三)在应用中分化。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乘整数》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百分数的重要基石。

本节课设计的`理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依靠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课的教学不仅需要掌握算法也需要讲清算理,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转化等教学策略促成算理与算法的有效融合。

二是注重“算法”的模型的建立。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时适时、适度、抽象地提炼算法,有效建模。

本节课设计的说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直观体验环节中,通过具体的涂色操作,一方面加深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

2.算法模型的建立不是靠一个例子来完成的,而是在不同算式的背后找到共性,并通过验证活动,让学生先初步建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逐步将数抽象为字母,让学生用简练、准确的符号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达出来,形成模型,最后通过回顾反思,帮助学生将获得算法模型的过程进行有效梳理。直观操作、比较分析、猜测验证、概括抽象等活动是形成模型的必要环节,经过学生的整理与总结,模型的建立更加扎实,同时积累了相关建模活动经验。

3.在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先约后乘”

方法的优越性。方法的优化不是刻意的,而是学生在应用对比中乐于接受的。第二个层次,将计算教学与应用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模型求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所学知识,顺利构建数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数学素养得以提升。第三个层次的练习,便于让学生进行模型与模型之间的区分,明白模型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是在特定范围内的。

《分数乘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