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优秀

时间:2025-09-25 02:21:09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坐井观天》教案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卡片:

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

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

句子:

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⑵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

⑴选择正确的意思: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⑵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沙漠礼堂森林

( )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⑶想想说说:

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

信息:信息世界

井:井盖井口井沿井壁井水井底

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

青蛙图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

小鸟图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⑴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⑵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说大话”换词练习。

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小鸟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⑴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⑵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有感情地读句子。

⑶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沙漠礼堂森林

出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⑷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①出示玩具熊猫和苹果,练习说话。

②启发学生说说熟悉的人和物。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大?谁说得对?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⑴学生使用学具,教师演示课件。

⑵练习有感情地读:

③说话练习: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

信息世界

成语故事

⑴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⑵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2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积累语言。

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青蛙、小鸟和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现画出有几个自然段。(教师 巡视指导)

(2)抽一男生朗读,其余学生 评议。

(3)抽一女生朗读,和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师生评议。

(4)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生自由提问)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学生 自由朗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读,议议,练练。]……此处隐藏13326个字……下,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都飞过哪些地方,都见到了什么?

(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

(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也让学生指导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认识的也就很多很多,让学生知道小鸟说的话是可信的。】

2.指导学习第二次对话。

(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

(4)“大话”什么意思?

(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大话”是什么意思;通过句式训练,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说法。】

(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

(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

(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练习:无边无际的 。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练读,让学生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通过句式训练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的意思。】

(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

(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广,所以知道的也多。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为它见识的少。】

3.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习读好对话。

(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

(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

(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呢?

(6)指导读好对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青蛙和小鸟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与它们的见识有关系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拓展练习。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说?

2.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明白世界是很大的,也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1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懂得课文“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和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知道它们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四、教具准备:

(青蛙、小鸟图片,小猴、苹果玩具各一个,青蛙和小鸟头饰,课文录音带。FLASH制作的CIA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

出示小鸟和青蛙图。谁能用小鸟和青蛙这两个词说一句话?谁能上来贴青蛙和小鸟图?

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出示CAI,看小鸟飞过的草原、城市、田野、大海等处)让学生学小鸟飞。

(二)学习第一次对话

1、学生自读课文2—7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分别抽学生读课文2—7段。指导朗读。

3、让学生提出疑问。再读课文2—5段,边读边找答案。

4、小鸟和青蛙到底争什么问题?(天有多大)(出示CAI,看小鸟和青蛙各自说的话)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惊奇的'语气)

6、小鸟又是怎样回答的?

(三)学习第二次对话

过渡: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CAI 动画)

1、读、思:朗读它们的第三次对话。思考:那么远指的是多远?“大话”是什么意思?

2、朋友,别说大话了!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不相信)(学生分别试读)

3、连起来把青蛙说的两句话读一读。

过渡:这是青蛙的观点,他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又是怎样认为的?(无边无际)

[1]、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出示CAI)哪个小朋友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出示CAI)仿照这个句子练习说话。

出示实物:小猴(小猴可爱得很哪!)

[3]、又出示实物:苹果。让学生分别按颜色、形状、香味,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分别练习说话。(苹果……得很哪!)

[4]、有感情地朗读它们的第二次对话。

齐读。加上动作读。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三次对话

过渡: “他们到底谁对谁错?”“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学它们的第三次对话。(出示CAI)

1、小朋友们,可以结合讨论学习。边学边思考。

2、检查自学情况。

它们各自争论的理由是什么?

(1)他们谁对谁借?

(2)青蛙为什么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3)出示CAI:井壁。再做实验:把本卷成筒,用一只眼睛看上去,会看到什么。(学生用手比)

(4)谁能用“一……就……”说话。(出示CAI)

(5)抽读第三次对话。

(五)引导想象: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六)齐读全篇课文。

再分角色读。分角色戴头饰表演。

(七) 归纳寓意:

刚才我们仔细读了课文,讨论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还看了几个同学的表演,在想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帮学生归纳寓意。说得好,“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狭小,所以有限,还自以为是。这节课,我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井观天》教案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