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时间:2025-08-08 00:12:1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3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具】

幻灯,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⑴ 学习第二节:

① 教学生字影。

② 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⑵ 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① 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② 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③ 介绍北极星。

⑶ 学习第四节:

① 理解字词碰、稠、稀。

② 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

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教学设计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⑴ 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

⑵ 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 )方。

⑶ 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 )方,树叶稀的一面是( )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1、导: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⑴ 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⑵ 指名说。

⑶ 写一写。(作业本题7)

⑷ 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⑴ 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⑵ 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五、齐读全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忠实”“向导”;通过看图理解“稀”的意思;通过换词理解“永远”。

2通过学习,积累“日出东方”“夕阳西下”“稠密”“稀少”等补充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会说、会用文中介绍的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懂得几种常用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创设的情境中,根据所学的知识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

迷()角()希()中()谜()确()稀()忠()

2.指名读第1节。

二、创设情境,学习第2小节。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旅行家,外出旅行好吗?现在请大家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背上旅行包。“准备,出发!”这么好的天,能外出旅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中午,我们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上,哪边是南哪边是北?怎么分辨呢?我们来听听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听后填空。

中午,太阳在()边,地上的影子正指着()边。

2、读课文。谁能说说太阳公公的生活作息规律呢?(帮助归纳词语: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3、指名读课文,说说文中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忠实的向导)什么叫向导?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从课文中,你知道什么?“忠实”?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你能用忠实说一说话吗?

4、指导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第3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小旅行家们往南前进。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时候,繁星满天亮晶晶,真漂亮啊!哪边是南,那边是北呢?

2、自由读文后指名说。文中把北极星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盏指路灯?“永远”你能换个词吗?(一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4小节。

1、小小旅行家们,天下雨了,请注意行走安全。我们要往北走,可哪边是北呢?太阳和北极星又不能来帮忙,怎么办呢?

2、自由读文,看图说说。谁知道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边?

请学生扮演树公公(戴头饰)来回答。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 篇3

【教材透视】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区分方向;

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

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同学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和情趣。

3、掌握一些区分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假如我们班去郊游,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区分方向呢?

2、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那么第20课就告诉了我们在野外区分方向的一些好方法,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学习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整体感悟。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3、找合作伙伴,把课文读通顺。

4、小组内展示读,选自身读得最流畅的一节,请其他组员评价。

三、识记生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身喜欢的生词,和同桌交流。

2、自主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和时褒扬好的识记方法,鼓励同学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3、开火车认读生字,扩词。

4、找反义词:南──( ) 稠──( ) 快──( )

5、指导“针”的书写。

四、朗读感悟

1、通读全文,总体掌握:

⑴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⑵ 同学回报,教师板书:① 太阳 ② 被北极星 ③ 大树 ④ 雪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⑴ 各小组任选2~4小节中的一节,一起交流这种“指南针”如何区分方向,并进行演示。

⑵ 小组选代表汇报。

⑶ 相互质疑、释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 利用图片,引导直观理解“稠”、“稀”,认识“北极星”。

② 联系生活,指出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化得慢的一面是北。

3、小组练读,进行小组间竞赛。

五、总结延伸

神奇的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指南针来为我们区分方向,正如课文所说,只有“认真观察,多多去想”,才干懂得这些奥妙。课外同学们可以收集区分方向的知识,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展示效果

把收集到的区分方向的知识进行全班交流。

二、巩固识字,积累运用

“我会读 ”:

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 分辨 区分 永远

高挂 天然 大自然 北斗星 指南针

“我能行”:

别:特别 分别 别处

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导:导师 导航 倡议

积:积极 积存 日积月累

忠:忠实 效忠 忠言逆耳

慌:慌忙 惊慌 慌张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⑴ “禾”作偏旁时的变化 。

⑵ 板书示范“盏”、“慌”。

4、同学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背诵课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