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教案

时间:2025-08-07 21:42:12
乒乓球教案集合7篇

乒乓球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乒乓球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乒乓球教案 篇1

游戏意图:

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到孩子的幼儿园,和孩子还有老师一起玩亲子游戏,对于孩子来讲,不仅充满了欢乐,而且,还能真正增进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游戏准备:

啤酒瓶、乒乓球、弹弓、护栏。

游戏过程:

1.将准备好的啤酒瓶均匀地排列在一起。

2.每个啤酒瓶的瓶口上摆放一个乒乓球。

3.将准备好的`护栏围住摆好的酒瓶。

4.将家长和自己的孩子编成小组,并且,给以编号。

5.每个编号分得一个弹弓和5个担球。

6.按照编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到护栏面前,由家长护住孩子,孩子举起弹弓射击乒乓球。

7.如果球被打掉,那么,得一分,如果未打到的话,不得分。

8.每个编号5次机会,最后统计分数。

9.获胜者继续比赛,最后得出前三名。

温馨提示: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和家长合作,能锻炼自己的射击能力。

乒乓球教案 篇2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5、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6、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7、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处。

9、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蜡烛、金属垫圈、塑料瓶盖、木板、小钉、细线、气球、空塑料瓶。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2、师演示实验: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溢出来了。

3、师演示实验:出示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热水中,瘪乒乓球鼓起来了。

4、师: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请你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5、学生汇报,填写在62页。

(二)学习新课:

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下面我们来猜想一下: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为什么不装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液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出示温度计)这是我们用过的温度计,你们知道它是根据什么原理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吗?

2、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3、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是什么原因使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就能鼓起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气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8)教师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释书上66页这些现象吗?

2、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呢?画在书上。

3、汇报交流。

乒乓球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方法玩乒乓球。

2、激发探索欲望,并能用语言表达。

环境创设:

1、人手一个乒乓球。

2、操作材料:小棒、属片罐、可乐瓶、绳(小尾巴)、垫板、乒乓版、废纸楼、小盆、橡皮泥、双体杯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引出主题

1、上次我们知道许多有关乒乓球的小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玩乒乓球。

二、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几种花样?

2、幼儿自由玩乒乓球。(教师观察为主,适时提醒多玩几种方法,并提醒个别幼儿注意安全。)

3、介绍乒乓球的.玩法

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乒乓球的?

4、教师幼儿共同分享玩后感受。

三、探索玩法

1、引出材料结合乒乓球玩

这儿有这么多东西,你能用乒乓球和它们一起玩出更多的新花样吗?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3、介绍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

谁愿意把你的玩法告诉大家吗?(介绍玩法或发现一些现象)

4、幼儿教师共同分享经验。

四、实验延伸

这个球,它怎么了?这个球还能玩吗?

实验泡瘪乒乓球

如果不泡我们还有办法玩吗?

乒乓球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巧运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乐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组2个篮子(一个装有乒乓球);每组一个托盘(内有材料:小勺、吸管、毛茛、硬 ……此处隐藏1035个字……"师生互动、调动情绪"阶段

课的开始,我安排了师生击掌,整齐的掌声和口号声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很好的达到了稳定心神的目的,培养了团队精神。然后,全班同学在体委的带领下进行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各关节的肌肉。

2、基本部分--"掌握技能、评价自我"阶段

(1)发现尝试,导学点拨。首先通过一些比赛视频,教师讲解乒乓球攻球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该技术的用处、运用时机及方法。然后做示范动作,通过设疑、重点打造的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蹬转移、拍形前倾、收臂"的动作要领,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徒手练习。这种先了解技术运用,再进行技术学习的方法,便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技术特点,有助于动作表象的形成。

(2)分层次练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解决重难点,我采用了分层次的教学法,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的理念,在练习中,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现有水平设置本节课运动技能目标将其分为:

A、奋进组,主要进行徒手摹仿并对墙击球练习。

B、优良组,基本掌握正手攻球动作要领。

C、精英组,主要做两人对面攻球练习。然后每一个层次又可以通过练习来适时降低或提高练习难度,纠正错误动作,接着学生在熟练该组别动作后可以升组进行更高难度的练习,最后在各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该组别所练项目的评比,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掌握。这种多层次的分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掌握情况自由的调节练习难度,不仅保证了大部分同学练习兴趣,也帮助弱势群体找到自信,确保每个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3)多层次评价。本节课教学,我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技术学习,实现课程目标。"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各种能力的一种估计和比较,它始终贯穿在练习当中。比如说,学生根据能力选择组别的时候,就是在对自己技术能力进行评价。"小组评价"中利用评比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展示,比一比看谁"动作更准确,失误更少,进步更多",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进行集体评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动作。"教师评价"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练习中的技能、学习态度和心理状况的评价,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和情感体验,多以鼓励性言语为主。这种"评中练""练中评"的形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成功。在练习中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提高,学生在突破目标中进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

3、结束部分--"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师生共同完成放松练习,并总结课堂情况。

三、案例评析:

在课的构思中,从教材的重难点入手,通过细致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与安排。

在课的讲述中,淡化教学进程,突出教学环节,通过"发现--练习--评价--体验"的环节,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在教学方法上,轻讲解、重启发,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难度的组别中练习,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提高了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

在教学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层次评价,让"自评"、"互评"、"师评"始终贯穿于学习之中,这种"评练结合""以评促练"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练习的认识,对技术的理解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我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摒弃了单纯追求技术训练的传统做法,改变了以往的“灌输接受”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乒乓球正手攻球练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获得解决的办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同时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对于乒乓球基础好、动作技术掌握较快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每一位学生在乒乓球运动技能的学习中,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从而体验学习乒乓球运动的愉快感和成功感。例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台内或中远台攻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不足之处

我校乒乓球队在区级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曾多次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是水平较高的学生太少,且离高水平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还任重道远。

3、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的精神和高效的课堂教学。

(2)在课堂中多应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动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3)多进行校内、校外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以赛促练。

(4)特招高水平的运动员,以带动其他学生的技术水平。

乒乓球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学习用乒乓球滚画,发展幼儿手的运动能力。

2.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体验用乒乓球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等若干,已完成的作品2幅

2.乒乓球人手一颗、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

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作品,引出主题

师:这是谁,今天他穿的衣服漂亮吗?你们知道他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

1.介绍材料,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出示乒乓球),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知道我有什么用吗?

2.操作步骤:教师先拿一个乒乓球,蘸一蘸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放入盒子里,摇一摇盒子的衣服变得有颜色漂亮起来,颜色没了可以继续蘸其它的颜色,直到把衣服颜色画满。 ( 鼓励幼儿多用几种颜色)

3.提醒幼儿乒乓球从红色盘里拿来就放红色盘里,不可以乱放。

4.老师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到我们班来玩,他们都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装饰。

2.教师不断提醒幼儿不要忘了粘颜料。

3.大胆操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积极性。

4.操作完之后把小手用抹布擦干净。

四.作品展示

教师一一张贴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五.延伸活动:

等颜料干了以后,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把边上的纸剪掉,把画装饰的更加漂亮。

《乒乓球教案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