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7-12 10:57:08
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科学教案1

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温度表,温度表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能帮助幼儿了解温度变化的情况。本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探索温度表的特性及作用,启发幼儿注意观察温度表中刻度的变化,体验温度变化与幼儿身体感觉的关系,进而理解温度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究温度表的科学奥秘的兴趣。

2、 认识温度表,知道温度表是测量气温高低的仪器。

3、 初步了解空气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不一样。

活动准备

温度表、空调、冰水和热水。

过程建议

1、 探究活动:观察温度表遇到冷空气与热空气时的变化。

(1) 幼儿分别将手放在装有冰水的杯口和装有热水的`杯口。

(2) 幼儿观察温度表寻找“红线的顶端”,教师向幼儿解释红线的意义。

(3) 将温度表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让幼儿发现温度表的变化,红线遇到热气会上升,遇到冷气会下降。

2、 引导幼儿认识温度表。

(1) 幼儿观察温度表的外形:温度表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刻度、水银、数字、编号、°c特殊符号。)

(2) 游戏:认度数。

(3) 幼儿将温度表放在热水和冷水中,根据温度表的刻度学习如何记录温度。

3、 讨论:哪些情况需要用温度表?

4、 操作活动:测量气温,幼儿到有阳光的地方和没有阳光的地方进行气温测量。

延伸提示

将温度表放在科学角内。让幼儿通过测量和记录,发现一天气温的规律。

幼儿园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每天孩子们都在探索导线、灯泡和开关之间的关系,可是却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帮助他们梳理提升经验,真正了解电流的秘密。此微课借“电流君”这个角色,希望以动画的'方式向他们展示基础的串联、并联小知识,支持他们在玩中学科学。

活动目标:

1.探索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电铃之间的简单关系。

2.对电流感兴趣,敢于尝试不同方式的电路连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电路材料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电池、底板、门铃、导线、门铃、开关、PPT等。

活动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提出问题:小彩灯一个坏了,为什么整串都不亮?

二、出示灯泡君和电流君卡通人物,解答疑问。

1.小彩灯一个灯坏,整串不亮的原因。

2.家里两个房间灯,一个坏了不影响另一个灯的原因。

三、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了解基础的串联、并联小知识。

四、迁移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串联、并联电器。

五、实践操作:根据奶奶和小美的需要,设计不一样的电路。

实施效果:

活动中以卡通人物、动画、实际纽扣电路操作动图等方式,向幼儿展示了不同的电路(串联、并联)。在此过程中,将电流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符合大班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解决了幼儿在实际操作纽扣电路材料中出现的开关控制、灯泡、电铃连接等问题。

幼儿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表现正面人的不同动作。

2、能够大胆表现人物的不同动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小人,画具,幼儿园图画人手一张。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PPT,然后请幼儿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二、变一变小人

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活动小人,让他们随意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说说小人在干什么?

——你的小人在干什么呢?你怎么想到了这个动作了?

2、拆开小人,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动作,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小人在做什么。

——你的小人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小人的这个动作,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3、请幼儿来摆一个动作,然后大家用手中的小人摆出这个动作,看看谁摆的最像。

——还有谁想做小模特,摆一个动作来给大家看看?

4、展示布满玩具的`幼儿园图画,让大家摆出在各种玩具上小人的动作姿态。

——你们在课外时间都玩什么游戏呢?

——来摆一摆,转呼啦圈是什么样子呢?坐跷跷板是什么动作呢?

三、画一画

1、小人分出两组,在各自的幼儿园图画上,画上各种动作的小人物。

——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呢?他在干什么呢?

——我们给这幅画去一个名字,叫什么?(热闹的幼儿园)

活动延伸:

找一找各种各样的运动图标。

幼儿园科学教案4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种子,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师:种子商店送来了很多种子,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种子宝宝?

2.幼儿分组观察,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大小、软硬度等方

面进行观察。

3.集中讨论交流:

(1)种子商店送来了哪些种子?

(2)这些种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如:稻谷、玉

米粒、红豆等,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软硬也不同。

(二)探究发现,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

1.出示自然角种植的种子,请种植的幼儿介绍观察记录卡并交流

自己照料种子的过程。

2.讨论:

(1)这些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

(2)那些种子为什么能发芽?

(3)不同的种子种下去,它们所发芽的时间一样吗?

3.组织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课件,直观地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巩固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

(三)逐一出示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绿豆、西瓜、苹果、葡

萄等常见的种子极其对应的的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了解常见种子的植株。

1.师:种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种子宝宝

的妈妈是谁?

2.师幼共同观看图片及进行种子和植物的配对。

幼儿园科学教案5

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 ……此处隐藏3623个字……猫头饰13个、鱼钩12个、2个塑料篮子、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鱼。

环境布置:

墙面布置(可爱的宠物、宠物的图片)语文角、益智角、图书角、科学角

活动过程:

(1)引起动机∶

老师将猫妈妈,小花猫的`头饰拿出来让幼儿猜猜今天玩什么游戏。

(2)中心内容∶

1、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玩“花猫钓鱼”的游戏。老师扮做猫妈妈,让幼儿做小花猫,带上头饰对幼儿说:“今天,猫妈妈带你们去鱼塘钓鱼。”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鱼塘边对幼儿说:“鱼池里有许多鱼,让我们快来钓鱼吧。”

3、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请幼儿钓鱼,老帅鼓励幼儿,先钓完鱼的那组为胜。

4、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放入不一些鱼让幼儿再钓,结果,都钓不上来。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鱼钓不上来,而第一次的却可以钓上来。

5、在讨论中,幼儿知道钓上来的鱼身上都有回形针,而没有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鱼钩上因为贴上了磁铁,所以能将鱼身上有回形针的鱼钓起来,因此,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6、老师将准备好的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让幼儿再钓钓看,让幼儿进行试验,以巩固幼儿对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概念。

7、请幼儿分组的进入角落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进行活动。

(3)结束部分: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组。老师总结,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让幼儿在轻松活泼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幼儿园科学教案14

核心导读: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风的形成,知道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2.通过实验知道风的作用,体验大自然的神奇,热爱大自然。

3.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皱纹纸、硬纸板、普通A4纸等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袋、吸管、扇子、风车、记录表、笔。

指导要点

1.猜测风的形成。

2.尝试用不同的纸张、物体造风。

3.尝试形成风来吹动风车,让其转动,探索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

4.自己制作简单的风向仪,测试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实施步骤

1.猜一猜。在实验之前,先请幼儿猜猜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哪里知道起风了?风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造风。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纸、材料想办法制造出风,比如用纸扇、用吸管吹等等,并说说你从哪里看的出有风了。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风的'作用。感受风的存在,想办法制造出风让风车转起来,探索不同物体产生出来的风力不同,越是硬,表面积越是大,靠物体越是近,产生的风力就越大。知道风力越大,风车转的越快。

4.制作风向仪并记录。用皱纹纸制作简单的风向仪,从不同方向制造风,探索风向和风源的关系。

5.讲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并与同伴分享探索结果,交流,遇到问题继续探索解决。

反思分析

这个探索活动是在组织语言活动《风在哪里》后我向孩子们提出的延伸问题,孩子们都知道了从花、草、衣服等东西被吹动后,可以知道风的存在,但是风是怎么来的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探索。孩子们先纷纷猜测,然后通过我提供的材料开始探索、实验。我发现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非常投入,他们尝试用不同材料制造出风,有的孩子还发现同一种材料能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风。制造出风以后,我通过风车转动来让幼儿发现风力的问题,通过风车转动的速度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风力与风车转动的关系,知道同一种材料用力大,就能转的快。但是这个要教师指导,因为不同材料产生的风力是不同的。这里有两个维度,孩子会弄不清。最后风向与风源的研究也是比较简单的,我让孩子用箭头表示风源,用小旗表示风向,孩子们都能很清晰的表示出来。我觉得还能再延伸一点,比如教师可以收集更多材料,让孩子讨论风的利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大自然的影响等等。

幼儿园科学教案15

中班科学活动:

镜子用处多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各区角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科学区中摆弄各种镜子(如小圆镜和三角柱镜子),观看各种会反射影像的物品(如饼干罐、铝箔纸、钢制品等),有的孩子在表演区中,给不同形象的洋娃娃打扮一新,和她们一起照镜子,还有的孩子在图书区中,观看有关镜子方面的图书……,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探索镜子中的奥秘,我便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孩子们到镜子王国去寻找更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