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7-12 10:57:07
大班科学教案14篇

大班科学教案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1

设计意图:随着园本科学课题不断深入地开展,我们的孩子已经逐渐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近日,我们借助了科教创新区图书馆的资源,集体参观了流动科技展,让孩子们简单了解八大新兴产业,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过后,我组织孩子们谈话,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航天技术最为感兴趣。一些孩子都说长大了想做宇航员,就能坐上火箭去太空了。而火箭对于幼儿来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它为什么能发射上天?,这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火箭发射是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前运动的。

2、能俩俩合作利用辅材进行发射小火箭的秘密。

3、体验积极探索实验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感知火箭能发射是由于反作用力。

活动难点:能合作将火箭固定在气球顶端。

活动准备:

1、教具:PPT、火箭发射视频、实验步骤图。

2、学具:自制简单小火箭6个、气球6个、胶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幼儿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

师:慧慧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照片里的我们在干什么呀?

师:原来这是我们前阵子去流动科技展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呀!

【评析:幼儿一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了那天去科技展参观的情景,都表现得很兴奋。所以给幼儿观看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航天技术照片,能引起孩子们的记忆并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火箭图。

师:看看这是什么?(火箭)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发射火箭吗?

3、观看视频。

1)师:原来呀火箭是要飞去太空的。那你们知道火箭是靠什么发动从而飞上太空的呢?

(幼儿进行猜测并回答。)【评析:幼儿都知道火箭是发射到太空去的,但是火箭是以什么为动力发射的呢?教师进行提问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各种猜测,激发探究的欲望。】

2)师:慧慧老师准备好了火箭发射的视频,请你仔细看哦,看完以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3)幼儿观看火箭发射视频。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热气流,发现是由于热气流的推动才使火箭向上冲的。

师:谁来说说,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火箭下面有什么呀?

【评析: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火箭尾巴上那些熊熊火焰。教师不直接告诉孩子们火箭的动力来源,而是请孩子们观看火箭发射的视频,让幼儿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并以提示性的语言让孩子们重点观察到热气流的存在。】

师:让火箭发射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行的吗?

【评析:考虑到火箭发射是由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这也为此活动中幼儿需要进行合作环节进行铺垫。】

二、感知反作用力。

1、师:孩子们真厉害!发现了火箭上天是因为下面那一团像火焰一样的东西。老师告诉你,推动火箭向上的其实是热气流。那你们注意到了吗?火箭下面热气流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喷出来的?

2、师:那火箭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呢?

(一边播放PPT)【评析:PPT图片非常直观地将火箭上升的箭头方向为直上,而热气流的喷向则为直下。能够直接清晰地让幼儿知道这两种完全相对的作用力。】

3、师:咦!好神奇呀!推动火箭向上冲的热气流反而它的方向是朝下的。可是既然热气流是朝下的,那它怎么能使火箭向上冲呢?

4、引出反作用力。

师:请你猜猜看,这种作用力的名字叫什么?

引导幼儿说一说因为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做反作用力。

【评析: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希望孩子们能初步感知火箭发射运用的反作用力原理。并运用此原理进行自己的火箭发射实验。】

三、实验:火箭发射。

(一)教师示范。

1、出示小火箭。

师:现在慧慧老师也为每一位孩子都准备好了小火箭,你们想让自己的小火箭也飞起来吗?

2、观察实验材料。

师:看看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小火箭、气球、胶带)师:谁能来猜猜看气球是怎么用的?胶带又是用来粘什么的?

【评析:教师提这样一个问题能激发幼儿进行实验的欲望,并请幼儿进一步掌握该如何进行火箭发射的实验过程及方法。】

3、教师吹大气球。引导幼儿根据反作用力的原理才完成实验。

问:刚才我们看到了热气流的方向是朝哪里的?(下)那你觉得现在我的气球口的方向应该朝哪里?

可是我如何把气球固定在气球顶上呢?

【评析:提此问题是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实验的方式并巩固对反作用力的理解。】

(二)幼儿实验。

1、师:我们刚才说到了想让火箭发射起来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怎么样?(引导幼儿能够和自己的伙伴共同完成实验)现在也请你们找到自己的伙伴进行吧!

2、幼儿分组回实验台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重点强调要进行合作。

(三)、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

1、师:有没有哪组孩子实验成功了?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2、师:有没有哪组孩子的实验没成功,我们也请他们也来演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3、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步骤图)教师当场画,幼儿说一个步骤教师画一个。

【评析:现场画出简单的步骤图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实验方法及过程,特别是对于实验未成功的幼儿来说,他们就能根据正确的步骤图来进行自己的第二次试验。】

4、再请没有成功的幼儿进行尝试。

5、大家完成后集体进行"火箭发射"。

师:都成功了吗?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倒数十秒,让我们的小火箭发射吧!十、九、八、七、六……二、一,发射!

【评析:集体发射自己的小火箭是此次活动中的高潮环节,孩子们都非常兴奋,看到自己的火箭发射成功,为此感到十分自豪。】

五、延伸。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 ……此处隐藏12107个字……>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瓶子玩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拿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玩水。

3、交流玩水过程中的发现:(1)把瓶子压下去灌水时瓶口有水泡泡冒出。

(2)瓶子灌水后一半沉下去,一半浮在上面。

(3)小洞里流出的水像喷泉。

4、教师示范玩水,要求幼儿观察小洞里流出来的水的情况:说一说,像什么?水流有什么变化?

三、再次玩水,证实猜测。

1、出示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一上一下),请幼儿猜测:瓶子灌满水后,两个小洞里流出来的水一样吗?哪个洞喷出的水远一些?

2、出示记录表:(?表示想,小手表示做)

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让幼儿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然后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操作,并提出问题:上面的水近,下面的水远,为什么?

四、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过实验让幼儿明白因为镜子能反光,所以能照见人和物,透过镜子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与思维潜力;

3、丰富词汇“反光”“光滑”;

教学准备:

1、手电筒、大镜子、玩具、盒子各一个、一张与镜面同大的纸(上头画有飞机图案)、一把剪刀、小蜡烛、打火机;

2、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一张与镜面同大的纸(上头画有飞机图案)、一把小剪刀,每组桌上几样小玩具、一瓶小胶水。

教学过程:

1、上课开始,请幼儿猜镜子的谜语,引入课题:

拿在手中对它瞧,

里面有个小宝宝,

你对它来笑眯眯,

它对你来眯眯笑。

猜中后出示镜子,提问:“镜子有什么用?镜子为什么能照见人和东西呢?”请小朋友看实验。

2、演示实验,使幼儿明白镜子能反光:

(1)出示手电筒并拧亮,问幼儿:“这是什么?(手电筒)。你们从手电筒里看看了什么?(电光)。”

(2)将电光照到墙上,指着光斑问幼儿:“手电筒的光照到什么了?”(墙上)。

(3)用镜子完全挡住电光,问幼儿:“电光还照在墙上?为什么没有了?”(电光被镜子挡住了)。

(4)移动镜面,使光斑逐一出此刻天花板和左、右墙面上,分别问幼儿:“此刻电光照到哪里去了?”

(5)小结提问:

启发提问:“没有用镜子挡住时,电光往哪个方向照?”(电光往前面墙的方向照);“用镜子挡住电光时,光的方向怎样样了?”(光的方向改变了);“为什么光的方向改变了?”再演示一下镜子反光的'实验来启示(是镜子光的方向改变了)。

小结:“镜子能使光改变方向,就是镜子能反光”。

反复问:“镜子能使光怎样样?”(改变方向);“就是镜子能怎样样?”(反光)。使幼儿掌握“反光”这个词。

3、幼儿实验“镜子能照人和物”:

(1)照镜子:

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摸摸镜面(光滑的),再让幼儿照照自我的脸(做各种表情),让幼儿把小玩具放到镜子面前,看镜中玩具的像,让幼儿转动镜面,从镜中看身后的小朋友;将点着的小蜡烛放在大镜子面前,让幼儿注意到镜子也能使烛光改变方向,转动镜面使幼儿都看到镜中有点着的蜡烛的像。

提问:“你们从镜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从镜子里看见小朋友、玩具和蜡烛呢?”

讲解:“因为镜子能反光,所以人站在镜子面前就能从镜子里看见自我,把其它东西放到镜子前面,我们就能从镜子里看到其它东西”。

小结:“因为镜子能反光,所镜子能照见人和物”(让幼儿重复此话)。

(2)智力游戏“盒子里有什么?”

教师说:“盒子里有件很漂亮的新玩具,你们想看吗?,可惜,盒子开口在上头,并且放得又高,大家看不见,有谁能想出好办法?不拿出玩具却让大家都能看见盒内的玩具呢?”。引导幼儿想出:将一面大镜子举在盒子的上方,转动镜面使全体幼儿透过镜面看到盒子里的玩具,再取出验证。

提问:“为什么能从镜子里看见盒子内的玩具呢?”(镜子能反光)。

4、总结:“小朋友透过这节课,你们都明白镜子能照什么?(能照人和物);是因为镜子能光怎样样?(能使光改变方向);说明镜子能怎样样?(镜子能反光)”。

5、带领幼儿做“光飞机打仗”游戏,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幼儿观察动物的基础上,发现动物的行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激发幼儿观察动物行走方式的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表达潜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袋鼠,鸟,公鸡等。

2、课件-动画片:你能飞吗?

2、各种动物卡片和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此刻,教师请你们看一个很搞笑的动画片,高兴吗?

2、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

(幼儿互说,引起讲述兴趣)

二、展开

1、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

想一想,小动物是怎样行走的?

(唤起幼儿已有经验,讨论,互说,发展语言表达潜力。)

2、自主探索

(1)结合所带给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画面内动物名称,并说出它们是怎样行走的。

小兔子

袋鼠

金鱼

小鸟

公鸡

(2)让幼儿观察画面内动物的腿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行走的。

3、拓展思维

(1)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公鸡和小鸟都有翅膀,他们行走的方式一样吗?

(2)如果一种动物换成另一种动物的行走姿势,能够吗?(引导幼儿分析、比较动物的腿的不一样特征)

(3)请小朋友学一种小动物行走的姿势,让别的小朋友猜,看能不能猜对。

4、幼儿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1)教师那里许多动物的头饰,请到的小朋友能够上来选一种,然后学头饰上的动物的行走姿势,并且要向大家报一下

我是×××,我会走,走走走。

我是×××,我会跳,跳跳跳。……

(2)幼儿自由表演

(提高幼儿的表演潜力及口语表达潜力。)

5、动物分类

(1)每个幼儿一张动物卡片,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我卡片上的动物和其它小朋友卡片上的动物行走方式一样,还是不一样。

(2)按动物的行走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飞、跑、跳、游、爬、蠕动。

三、结束

组织行走方式相同的动物走到一齐,跟随音乐共同参与游戏活动。

延伸活动

到操场上去比一比哪种行走方式快。

《大班科学教案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