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08 08:48:08
【推荐】科学教案三篇

【推荐】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制作光的手册

2、手电筒每人一个,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

3、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

(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

(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起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

(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起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起表演。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小动物是人们的好伙伴,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本性,可是孩子缺乏与小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清楚小动物的睡眠特征与人们睡眠睡眠的不同之处。

教学要点:

清楚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难点:

可以用完好无损的句子讲述几种动物的睡眠方法

教学预备:

1、提早请爸爸妈妈们帮助收集相关小动物睡眠的资料。

2、种种动物图片

3、教学区里开办设立“小动物主题墙”请孩子把搜集到的资料放于教学区,资源大伙儿共同分享。

教学方式:

教学游戏法、解说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过程:

1、“12生肖歌”导入,孩子们唱的十分好。那孩子们喜爱动物吗?都明白那一些动物?明白它们均是怎么样睡?(自由探讨)

2、教师请来了几个动物,孩子们留意看,你们认知它吗?请孩子们正确地描绘幼儿教师展示的小动物睡眠姿势(上节课出现的小动物图)且效仿它们的'睡眠姿势。

(1)马:家马有站着睡觉的本事,而野马的睡觉方法则比家马更加高一筹,它能边走边睡,但从来不失足。它们为快速而及时地回避敌害,在晚上害怕无忧无虑地卧地而睡

(2)、小狗狗小耳朵紧贴于地上睡觉是由于够小耳朵十分灵敏,一听到轻度的声响,便可快速灵巧的跳起来,汪汪汪地叫。

(3)、猴子总在树枝上睡,入眠时把头藏在双腿间,两臂紧抱树干,蜷伏成球状,外表缩成圆团呈木锥形,与树干混为一体,起到隐身保卫作用。

3、童谣

啥睡觉睁著眼?鱼儿睡觉睁著眼。

啥睡觉倒着退?(天鼠)蝙蝠睡觉倒着腿。

啥睡觉站着睡?小马儿睡觉站着睡。

啥睡觉贴着耳?小狗狗睡觉贴着耳。

4、教学游戏

勉励孩子效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要求姿势准确。教师是棵大树孩子来效仿小马儿靠着教师睡。教师是盗贼孩子把小耳朵贴于地面上听到“盗贼”的步伐声吗?

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运用图像表征的手段表达对风的认识。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准备:

彩笔、纸(大小不同)事先了解幼儿对风的认识程度过程:

一、 风在哪里1、 带领幼儿默默、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风。如:风能看见,但抓不到;风吹过来,我们感到很舒服等。

2、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风。看看哪些物体被吹动了,那些没有。

3、 有风时,自己是怎么知道的?(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肤,感觉风的存在)二、 画风1、 欣赏诗歌《风来过了》,知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

2、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画风。

3、 在小组桃林的基础上,幼儿分组画风。

4、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的报纸飞舞,行人的帽子吹落,树叶飘落下来,等等。

5、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看出画的是一个有风的日子。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听树叶沙沙沙

那是风儿和树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

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树叶在点头

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推荐】科学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