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范文1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舞蹈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教案范文1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三、活动过程:
1、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
2、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
3、复习歌曲《欢乐颂》
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
(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播放音乐)
(5)看图谱学跳舞蹈。(能在参照图谱的基础上,初步随音乐完整练习)
教师:“现在请大家找好舞伴一起来跳。”(特别提醒幼儿在需要合作舞蹈时两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乐连续播放两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带上腕花来跳,你可以学图谱上的动作,也可以自己想动作。
(幼儿集体戴上腕花练习,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结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们再到小舞台上去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随《母鸭带小鸭》音乐愉快地出活动室。)
舞蹈教案范文2一、教学目的: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
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
(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3、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 ……此处隐藏11871个字……/p>
师: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芭蕾手位组合 (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 (二位手) (三位手)
(四位手)
(五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舞蹈教案范文14一、活动背景。
开展“可爱的虫虫”主题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们喜欢翻看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教材图画,图书角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图书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发现“毛毛虫变蝴蝶”这个题材非常适合进行舞蹈创编。因此,制作了“毛毛虫变蝴蝶”的动画课件和音乐,借助动画以及段落分明的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表现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过程。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帮助幼儿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各种身体姿势创编毛毛虫变蝴蝶过程中的表情、姿态、动作。
2、能与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3、充分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卵——毛毛虫、毛毛虫——茧、茧——蝴蝶),有蝴蝶飞舞的动作经验。
物质材料:“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和音乐。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节选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乐节选自肖邦的《仙女圆舞曲》,课件设计剪辑自《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视频文件。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变化,用头、手、躯干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难点:理解音乐性质,用相应的姿态、表情、动作进行表现。
五、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联想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回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现在大家来听一段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听完以后告诉我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感觉很优美、欢快;听起来想跳舞……)
3、第二次欣赏音乐,并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
师:老师把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配进了音乐里。我们来看一看。请小朋友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用身体表现毛毛虫变蝴蝶。
师:请遥遥和成成来表演一下。(身体扭动变成毛毛虫,双臂学蝴蝶飞)
(二)分段欣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1、感受第一段音乐,大胆创编卵变成毛毛虫的过程。
(1)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用身体、手臂创编毛毛虫爬、钻的动作。
师:我们来听听卵变成毛毛虫活动的这段音乐,大家想想卵是怎样活动的,我们可以怎样将自己变成毛毛虫。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怎样从卵里出来的?怎样扭动?毛毛虫往树上爬的'时候,它的身体该怎么样动?能加上一点身体方向的变化吗?除了身体能变成毛毛虫,还能用哪个部位变成毛毛虫?做什么动作看起来像毛毛虫爬?
(2)集体表现,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卵变成毛毛虫的舞,要注意动作与节奏的配合,把你们喜欢的动作用上。
(3)请大家欣赏同伴的表演,并。
(4)再次集体表演,进行表情的突破。
师:舞蹈不光要有动作,还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虫有怎样的表情,该怎样做?(睁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张开)我们配上表情再来一次,我想看到最可爱的毛毛虫。
(5)幼儿表现。
师:有了表情,毛毛虫变得可爱极了。
2、感受第二段音乐,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毛毛虫变成蛹的过程。
(1)欣赏毛毛虫变成蛹的音乐。
师:这段音乐是毛毛虫的身体变成了蛹,边听边想想它是怎样变成蛹的。
(2)根据音乐的情绪,创编毛毛虫吐丝、缠丝的动作。
师:音乐变慢了。毛毛虫慢慢地、小心地开始吐丝把自己包起来。它怎样吐丝的?(引导幼儿用手臂往身体的上面、下面、旁边、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态表现“吐丝”。)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编的快乐。
师:你们都编出了自己的动作,想想毛毛虫现在的心情,该用怎样的表情来跳毛毛虫变成蛹的舞蹈?
(4)幼儿的表现。师:你们能配合音乐的节奏,动作慢了下来,看上去很美。
3、感受第三段音乐,与同伴互动。
(1)欣赏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音乐,运用已有的蝴蝶飞的动作经验。表现毛毛虫欢快地飞舞。
(2)与同伴互动,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心情。
师(根据幼儿回答不断追问):毛毛虫终于变成了蝴蝶,它多么高兴啊。你能用什么样的动作把快乐的蝴蝶跳出来?动作很优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吗?蝴蝶怎样打招呼?你们一起庆祝了吗?怎样转,用什么样的步伐?还能用什么步?太好了。你们会用这么多的动作和步伐。
(3)集体练习,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师: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注意和音乐、朋友的配合。
(4)幼儿的表现。师:你们不仅自己会跳,还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群快乐的小蝴蝶。
4、完整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1)幼儿完整表现创编。
师: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编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我们连起来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
(2)欣赏同伴的舞蹈,并。
(3)再次完整表现创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分组协商,运用彩带进行舞蹈的创编。
1、出示彩带。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和朋友商量一下怎么把彩带用到刚才的舞蹈里。
2、幼儿到场地的四周取彩带,并和同伴商量。
3、请幼儿说说商量的结果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使用彩带跳起舞蹈
4、教师幼儿的表现。
师:你们能灵活运用彩带,每一组都用得不一样,还能和音乐配合,很好。
(四)欣赏教师的舞蹈,在教师的舞蹈里寻找自己的动作,再次体验创编的成功感。
1、欣赏教师舞蹈。
师:老师把小朋友刚才编的动作都编进了舞蹈里,你们想看吗?感觉怎么样?
2、和教师一起再次表现舞蹈。
(五)结束。
愉快的“小蝴蝶”飞到操场玩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