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

时间:2025-10-11 10:57:13
【推荐】重阳节的古诗

【推荐】重阳节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的古诗1

1、辽阳道上见端阳,异乡景物思故乡。——唐之淳《重午日道中》

2、雨过中秋明月时,病孤九日菊花期。——赵蕃《九日怀在伯》

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朱翌《朝中措·玉台金盏对炎光》

4、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5、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张镃《九日》

6、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几《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7、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8、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9、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0、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11、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12、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3、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赵蕃《重阳近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

14、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15、满城风雨重阳近,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16、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赵蕃《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

17、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18、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19、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2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4、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5、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2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0、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3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2、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33、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34、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王贞白《书陶潜醉石》

35、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36、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谢榛《九日过王叔野无菊》

37、九日登临多纵醉,百年感慨独钟情。——林鸿《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38、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 ——和凝《宫词百首》

39、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40、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王之道《望海潮·宝山烟霁》

41、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42、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43、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44、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许棐《秋斋即事》

45、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46、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47、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48、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49、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50、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

51、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

52、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53、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胡铨《送菊》

54、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5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5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57、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58、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59、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

60、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61、今朝乃重九,万木犹故碧。——张嵲《九日三首·夏衣著体轻》

62、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63、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张可久《双调·折桂个》

64、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65、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6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67、年年重 ……此处隐藏9117个字……,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节玉津园锡宴

年代:宋作者:宋庠

纪节符阳序,承恩出上兰,

厨均尧脯膳,优集汉觞欢。

紫菊吹花酎,丹萸辟恶丸。

秋光浮翠帟,杂蘤珥华冠。

宫树遥分柞,林苕且辨兰。

神池翻瑞鹄,帝竹隐歌鸾。

烟阙云中见,严城斗外看。

欲知人意悦。霏雾满归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古诗词积累10首

重阳节的古诗12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翻译】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重阳节的.古诗13

1.趁晴明日拟登高,十里龙山肯惮劳。——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2.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3.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4.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7.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0.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作》

11.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2.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张嵲《秋暑》

13.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刘克庄《九日二首·戏马呼鹰盖世豪》

14.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15.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16.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17.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18.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19.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王勃《九日》

20.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重阳节的古诗14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作者/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节的古诗15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应该是所有写重阳节的诗词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了,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的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二、《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的解析可参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两首正好可以参读。

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同一年,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是年秋,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王、卢的这两首《九日》诗,虽然构思相似,但王勃表达的是他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照邻表达的是人不可北归的.乡思。

四、《浣溪沙·重九旧韵》(北宋·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

这是苏轼在九月九日与杨绘(字元素,苏轼好友)分别时写下的送别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写离愁别绪。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几多时光,这一次分别之后,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间充分表露了对相逢短暂、后会难期的怅恨。

《【推荐】重阳节的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