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心理健康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分享活动,体验玩具大家玩的快乐。
2.大胆表达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的想法。
3.初步懂得玩具一起玩、互相谦让的交往方法。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难点:渗透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幼儿自带玩具,布置成“玩具城”,课件。
心理:会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跟客人老师问好。看,有这么多的老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孩子,大声跟老师问好:“老师好”!
2.参观玩具城。过渡语:今天,我们来到了玩具城,这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开上汽车,走近一点儿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嘀嘀——出发喽!
3.将幼儿集中到身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玩具?(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表达)过渡语:这么多好玩的玩具,都是小朋友带来的,怎么玩呢?快坐下来,我们听听小朋友的介绍。二、展开
1.幼儿介绍玩具。提问:
(1)这架飞机很特别,是谁带来的?你来教教我们怎么玩?
(2)这个蛋糕玩具是谁带来的?快来跟大家说说怎么玩?
2.表达“分享”。
(1)个人的表达提问:玩具城里还有谁的玩具?快拿过来让大家看看,你的玩具想让谁玩?
小结:xx小朋友让好朋友来玩自己的玩具,xx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大家玩……他们都是会分享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们!(2)群体的表达提问:还有谁的玩具?你们的玩具想让谁玩?过渡语:既然你们的玩具都让大家玩,那就快去玩吧!
3.幼儿玩玩具,教师指导,助教拍照(5、6张)。重点:保证每个孩子都能玩起来。拍照:拍孩子的快乐、专注,要有一张许多孩子一起玩的,一张老师和孩子一起玩的照片。过渡语:孩子们,你们玩得高兴吗?玩具也要休息一会儿了,我们把玩具轻轻放回去,也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4.通过照片,分享快乐。刚才,我看到大家玩得可高兴了,老师都给你们拍下来了,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的快乐吧!提问:这是谁?他玩的是什么玩具?
小结:好玩的玩具让xx小朋友玩得多认真啊,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很快乐!这么多人玩一个玩具,没有争抢,还玩得这么快乐,我觉得应该夸夸他们!xx小朋友带的玩具太好玩了,看我们玩得多高兴啊!
三、延伸
1.分享教师的玩具。今天,我也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了,到底是什么呢?快闭上眼睛!
出示玩具汽车,提问:快看,这是什么?谁想玩?(请一名幼儿来当小司机,教师推着小车转一转,活跃气氛。)
2.渗透玩具较少时的玩法。
(1)轮流玩。提问:谁还想玩?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辆汽车,该怎么玩呢?
小结:轮流玩是个好办法,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地玩,前面一个小朋友玩完了,后面一个小朋友再玩。
(2)渗透“谦让”教育。提问:如果玩着玩着,两个小朋友争抢起来了,你抢我也抢,行不行?
小结:大家要互相谦让,你先玩吧,我等一会儿再玩,只有这样,大家才都能玩得自己喜欢的玩具,才会玩得高兴。
(3)一起玩。大家还可以一起玩,一个小朋友开汽车,其他小朋友可以轻轻地扶着车,或者慢慢地帮他推一推,肯定会玩得很快乐。既然大家都想玩我的小汽车,我们把车推到院子里,一起玩吧!跟老师们再见!
活动反思:
让孩子把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其他的孩子分享,一起感受共分享玩具的快乐!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学习与人分享事物,是踏入群体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
2、故事PPT3。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与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离。
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互相认识过了,现在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我们互相问声好吧!小朋友们好!老师很开心,因为你们都记住了。
二、引出:
1、出示小动物图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2、师:"今天我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带了三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好,我们赶紧把他们请出来吧!"1。出示挂图第一张师:"小朋友看看,三个好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师:"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个朋友心里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情,盼望着……
3、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连接下一环节)
三、重点: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看挂图讲故事)——师:"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它们想:"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啊呜,可是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小猴子穿。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呀!"
2、猜测小青蛙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师:"咦,小青蛙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呢?"
3、继续讲故事直至故事结束,验证猜测的结果师:"小青蛙每天都练跳高,跳得头也晕了,可和大犀牛一比,还没它的眼珠子大呢!。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4、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师:"看看(指着图),小老鼠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的?(拼命地吃东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习跳高)
5、师:"它们真的一下子就长大了吗?"(没有,他们还是那么小)(衔接下一环节:"宝宝们是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吗?")
四、经验迁移
1、"宝宝们,那你们是从妈妈肚子里一出生就是这么大的吗?""教师展示小朋友们小时候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并同时能感受到长大的变化。
2、现在的你们长大了吗?想长得更大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长大呢?
3、长大了你想干 ……此处隐藏8558个字……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小结:
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如我和 XX XX 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了)(我和 XX 小朋友玩汽车了)小朋友和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结束:幼儿听音乐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3一、目标
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准备
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三、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 这是什么声音?""(笑声)
(2) 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1) 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 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
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形式同前)
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同情绪时脸部的表情。
四、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可以哭一会儿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应该请爸爸妈妈和教师帮助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4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活动准备:
1、绘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圆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来,双手握得紧紧的。到底怎么了(不高兴、生气、害怕)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来是遇见了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
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不舒服)
——我们来做做害怕时的样子。
——原来害怕时我们会全身发抖、缩成一团;还会闭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这些厉害的动物。(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刀)
——为什么(因为它会把人割伤的)
总: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刀、刺、电等这类东西。(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为什么(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5【主题说明】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教学设计】
观察岛 (热身暖心)
目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
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他们上学时的情景。
2、思考:这几个小学生做得对吗?
3、小调查:你每天上学是怎么做的呢?
4、反馈: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导入课题。
活动营 (体验分享)
目标:从学习中、活动中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过程:
活动一:你长大了吗?
看一看,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你能做到的,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打勾。
活动二:穿衣服比赛
1、教师:“ 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看看谁真的长大了。”
2、准备一件有钮扣的外衣,由老师计时,看谁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能穿得又快又好!
3、教师小结:平时自己练习得越多,就做得越快、越好。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乐趣与自信心
分享屋 (总结提升)
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过程:
1、小组讨论 在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课堂学习上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呢?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呢?
2、学生交流
3、代表发言
4、儿歌《我长大了》
心理引导:学校、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拓展园 (拓展延伸)
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过程:
1、教师激励学生自我评价:长大了,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学期,你能做到吗?检查你在每周的表现,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就在这周相应的表格里画上一个笑脸吧。
2、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