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5-11-13 23:51:09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例1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例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意义教案1

教材位置

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草稿纸若干

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4235+5478 3251+438

7621+37543 4320+317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激趣导入。

1、提问:夏天到了,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2、听故事,做数学。

明明和妈妈到自选商场买西瓜。妈妈选了一个小一点的瓜,在电子称上一称,是3735克。明明选了一个大一点,有4075克。你能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西瓜吗?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后来,他们到收银台,可收银台阿姨的称量数据却发生了变化,上面全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能说出他们西瓜的重量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5、揭示课题: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三、新授。

1、小数加法的意义。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列竖式时注意:整数先将个位对齐,小数应先将什么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

目的?

(3)小数计算后,结果末尾是“0”应怎么办?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指导看书P111。

4、试练。

完成P111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四、延伸拓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吗?

1元8角7分+3角2分

7角6分+3元4角4分

2、听故事,列算式:

小玲到商场买来3米2分米绳子,付了1元9角2分钱,后来发现不够,小丽又去买了2.8米,付了1元6角8分。一共买了多少绳子?付了多少钱?

五、巩固训练。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 7 3 5克 3. 7 3 5千克

+ 4 0 7 5克 + 4. 0 7 5千克

7 8 1 07. 8 1 0千克

7810克=7.81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在完成小数的意义的推理以后,让学生思考小数加法法则向整数加法法则的类推。

初步学会对加法法则的运用。

加深学生对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分类整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观念。

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能运用法则准确计算。

小数的意义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分米、厘米、毫米的含义,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

2.记住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3.能估计一 些较短物体的长度。

4.会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含义。

2.教学难点: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币 、两支铅笔。

2.学具准备:每人学生尺一把、壹分硬币一枚、线一根、长铁钉一枚。

(四)教学过程

1.搭好桥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长,数学书本 又有多宽,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划一下一米大约有多长?

(4)估计:黑板大约有多长?教师实际量一量,得黑板长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们需要用比米小的单位来帮忙。

2.实践操作。

(1)认识厘米。

①实物投影仪上放上塑料尺,请学生观察,从“0”刻度线 到标有“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厘米cm)

②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手指宽,橡皮厚,1分 硬币的最大宽 ……此处隐藏16616个字……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小数的意义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能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播放视频《小数歌》。

一、课前激趣,自然引入

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儿歌,你知道儿歌里唱的是什么内容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这样的一些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做好铺垫,温故知新

1、(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小数,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的?

(2)这些商品的价格你想了解一下吗?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个位上的数。

你能用角或分做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吗?

2、旧知铺垫

以“元”为单位,3角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你是怎么想的?

(1元是10角,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3角是1元的十分之三,所以3角就是十分之三元。)

用小数表示就是元。

2、初步认识两位小数。

(1)5分和48分都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如果以“元”为单位,1分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1元=100分,1分是1元的,就是元,也就是元。)

(2)5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呢?48分呢?先同桌讨论,然后完成智慧卡。

智慧卡

1元=分,1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5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48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4)5分是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5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元可以写成小数元。

(5)48分是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48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百分之四十八元可以写成小数元。

三、深层探究,再获新知

1、进一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下面,我们请尺子来帮助我们认识小数。

(1)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你是怎么想的?

(2)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3)把4厘米和9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4)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米,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9份呢?

如果是表示其中的13份呢?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你的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教师拿出一把米尺),我这里有一把米尺,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2)自学时间: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9页上例题2,并完成填空,再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学生汇报。

(3)5米小数点和1之间为什么要多写一个0?(因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1,15毫米就是1米的千分之十五,少一个0,就是百分之十五了。)

(4)这几个小数跟前面的不太一样,你们能读准吗?学生齐读三位小数。

(5)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米,表示其中的7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15份呢?你还能想到什么?

3、数形结合(试一试)。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第一个图是把什么看做整数“1”?将这个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第二个图呢?第三个图呢?

学生自己填,再汇报。说说每题你是怎么想的?

观察这些图形,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和小数?

判断这些小数各是几位小数?为什么?(小数部分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

4、总结归纳小数的意义。

(1)看黑板,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哪些是三位小数?

(2)从分数往小数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从小数往分数看,一位小数可以表示怎样的分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谁能连起来说说。

总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还能想到什么?能说得完吗?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学而时习,深化认知

1、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汇报。

提示:6角5分可以看作多少分,这样改写就比较容易了。

2、练一练2

你能说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3、练习五1

我们把整数“1”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你能根据要求涂色,并填出相应的小数吗?

第2幅图,你是怎样涂的,还有别的涂法吗?

第3幅图,怎样涂,可以又快又准,让人一眼就看出是52格?

5、练习五2

读出这些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6、练习五3

谁来读一读你写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7、练习五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补充:

8、淘宝

老师有位好朋友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小店,有些商品信息还没有标出来,你能帮助她填好吗?

9、练习五5

学生独立完成或作为家庭作业。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意义教案【范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