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2、会辨认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3、发展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圆柱体的积木若干;
2、操作册:第6册P53。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摸摸**快回来。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周围自由走动。
2、集体活动。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
请一名幼儿把双手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认识圆柱体。
游戏继续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准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教师举起圆柱体,告诉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弄,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观察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3、完成操作册。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
(2)分发幼儿操作册,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
(3)教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的
1、使幼儿里四等分的含义:四等分后的每份是一样大的,并能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不同的物体、材料的四等分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尝试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周围的墙上布置有小动物的各种房子。
2、每组两个小筐(一个筐内装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彩纸若干,另一个筐内装剪刀、铅笔、线、尺等工具),正方形纸若干置于桌上。
3、另准备每组一筐特殊材料,如木片、肥皂、布、彩带、橡皮泥等。
4、浆糊、抹布若干、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帮助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城来玩,你们高兴不高兴?小动物今天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一个忙,给他们刚造好的漂亮的房子贴窗纸。因为从店里买回来的窗纸都太大了,一嘀咕内哟昂把每张都分成一牙膏内大的四份后才能够用,小动物们都不会分,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帮助小动物?
二、第一次尝试:四等分正方形
1、教师提出尝试要求,将正方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窗纸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正方形四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对分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师:(1)请XX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四份是否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2)有哪些小朋友的分法是跟他一样的?哪些小朋友的分法跟他不一样?
4、老师将正方形的三种分法在磁性板上摆给幼儿看,然后请幼儿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小结。
师: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部分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三、第二次尝试:四等分其他图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1、请幼儿为小动物贴窗纸,教师提出第二次尝试要求:四等分其他图形。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种正方形的四等分方法,真聪明,可小动物的窗户是各种形状的,我们小朋友崽来试试看,把其他形状的窗纸也都进行四等分,然后去帮小动物贴上,好吗?请轻轻打开毛巾,里面是其他形状的窗纸。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 知道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
2、在确定某一集合中有10个物体的基础上,尝试以10为单位进行15以内的对应计数,并学习用相应数字表示计数结果。
3、愿意在数学活动中按规律归纳出快快速数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果篮一个、当地时令水果十五个(其中十个水果放于果篮中,另外五个分成两个,三个)分别用一块布遮挡住。
2、1-10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数水果”。
通过"数水果"活动,感知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知道可以用15以内相应的数字表示。
1、数篮子里的水果,确定篮子中的水果数量。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0。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数一数篮子里面有几个水果,好吗?怎么数呢?一共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数字10是表示篮子里有10个水果。(教师把10个水果在幼儿面前放回到篮子里)
2、分别根据桌上三组水果的数量,确定每组水果和篮中水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水果。
(1)教师手指桌上一组被布遮挡住的水果,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幼儿 ……此处隐藏1018个字……感知二等分
(1)教师出示教具“红、绿圆片”,把两个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两个圆片一样大”。
(2)教师将红色圆片沿中线分开,并与幼儿一起比较分成的两份的大小。得出结论:一个圆片可以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儿操作学具“红、绿圆片”感知二等分,将其中一个圆片进行二等分。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1)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进行比较,区别大小。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2)小结: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而且正好是原来那一份的一半,我们把这一半叫做整体的二分之一。(教师出示二分之一的数卡)
3、图形二等分
(1)提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轻声讨论。
(3)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图形贴在展示板上。
(4)和幼儿一起检查、反馈幼儿操作结果。
4、生活中等分的运用
师:“除了这些图形能等分外,平时我们生活中用过等分吗?”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三、分组活动——运用二等分,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3分钟左右)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师:“为了招待客人老师,今天食堂里准备了好多菜,请大家帮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放在各组的盘子里,并在盘子边沿贴上自己的学号,送到‘厨房’让厨师检查一下是否合格。”每个小朋友每样食物都要分过去,而且每种食物都只分一次。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切豆腐干、萝卜片,进一步感知物体的二等分现象。
第二组:把海带、面条剪成一样长的2段,感受长度的二等分。
第三组:把红枣、花生仁分成数量一样多的两份,感受数量的二等分。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二等分的,什么东西可以二等分,并动手尝试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 篇6活动名称:新车出厂
活动目标:幼儿在排排、记记、说说的活动中感受数字排序的奇妙。
活动准备:数字2、6、8、8四套、记录纸4张车牌号码
活动流程:
一、交流城市新车感受城市变化,给生活带来得方便
师:张老师买了辆新车,你们看!(出示别克凯悦)你还知道别克凯悦啊,那你还知道哪些车?
、新车拿到了,我要上路了,现在能出发了吗?(没有挂牌照)没有牌照会怎么样?
排列汽车牌照
教师小结:牌照就象一辆车子的身份、名字,每辆车的'车牌都不一样。上海一个牌照很贵呢!
二、在用数字排列车牌照的同时,感受数字排序的奇妙
、三个数字排牌照
师:张老师的车牌照里有2、6、8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车牌是什么?
师:我这里有一张记录纸和这三个数字,你们可以一个小组一起来动脑筋排一排记一记,看看有几种可能。
幼儿一小组形式合作
每一组推荐一位组员进行介绍
师:一共有几种可能?有没有补充的?
师小结:原来3个数字可以组合出6种组合方法。
4个数字排车牌
师:不好意思,我的牌照中有两个8,请你再来试一试。
幼儿操作记录
鼓励语:时间就是牌照,牌照就是金钱。
交流组合结果:有没有不一样的车牌的秘密z
师小结:数字排序真是太有趣了,4个数字竟然排出了那么多种结果,其实我也没有统计过到底有几种,你们自由活动还可以去试一试。告诉你们,我的牌照是2868。
三、在交流中一一发现车牌的秘密——汉字、英文字母、颜色
师:那天我在马路上开车,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在往前开车,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也是2848,警察居然没有把我们拦下来,(两个牌照一样肯定有一个是假的)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
幼:警察没有看到,有汉字。
师:你知道有些什么汉字?“沪”表示什么意思?
师:汉字也是一样都是沪,那是怎么回事呢?
幼:有英文字母。
师:你知道有哪些英文字母?
师:英文字母也是一样,都是F,那又是怎么回事呢?(蓝牌照——客车、黄牌照——卡车、黑牌照——大使馆、白牌照——部队)
今天回家的路上可以看看,牌照除了数字、汉字、英文字母不一样以外,到底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明天我们再来交流。
大班数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能大胆的想象数字6、7像什么。
2、感知7以内的数量,知道他们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秋天果园场景
2、各种水果
3、篮子若干
4、数卡、实物卡
5、音乐《郊游》、《摘果子》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现在什么季节了?(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的水果都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果园郊游吧!(播放音乐进入教室)
二、 基本部分:
1、 你看到了什么水果?想吃吗?怎样才能吃到这些果子?我们要把摘到的水果放哪里?
2、 老师这里有两个篮子,看看,这篮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几个××?(一起数)
(每个幼儿一个篮子)看看,你们篮子上是什么水果?"有几个?(请幼儿说一说)
3、 幼儿自由摘果子 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摘果子吧!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一边摘一边数,不能多摘。(教师师范:边假摘边大声数1、2、3……)
4、 摘好的小朋友自己或和旁边的小朋友数数,你摘的对不对,如多的就放到果农爷爷为我们准备的'箩筐里去,少的再去摘。
5、 你们的小手真灵巧,摘了那么多好吃的水果,谁来说说你摘了几个什么水果? 如:我摘了6个苹果。教师出示图片:6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6)还有谁摘的果子也能用数字6来表示?数字6像什么?6除了表示6个苹果、6个……还可以表示什么? 除了6个苹果、6个……还有谁摘了几个什么水果? 如:7个石榴。出示图片,7个石榴用数字几表示?数字7像什么?7还可以表示什么?
6、 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信朋友6、7,现在我们把摘来的水果送给他们吧!要求:边送边说:数字6我送你6个××。
三、 结束部分:
儿歌《数数歌》。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