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8-23 23:51:10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A、认识和了解热对物质状态有影响;

B、认知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C、知道物质状态有三种:固体、液体、气体。

2、能力培养目标:

A、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B、动手操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确立科学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策略:

1、 独立观察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调查研究。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事物或事物种类的认识了解和掌握。

4、 强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概述。

教学重点、难点: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

教师:水、冰、酒精灯、铁架、石锦网、铁钳、铁板、记录表、蜡烛、烧杯、锡条、水槽。

学生:记录表、铁架、石锦网、酒精灯、水、水槽、蜡烛、烧杯。

导入:

做一个小实验:冰块在热水中融化。(冰块是固体,水是液体)。引导到物质状态有三种:固体、液体、气体。

水在冰箱里能变成冰,冰在太阳下晒又变成水说明了什么?说明热量对物质有一定的影响。

那今天我们来做一做实验,用实验来证明――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进入教学内容:

1、 实验前的提示和要求:

A、注意安全教育。

B、实验工具的介绍,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C、实验记录卡的说明。

D、小组合作,分工:前后四人一组,组长、记录员、操作员、辅助员。

2、 实验开始:

各小组开始动手做实验,分工明确。

老师-巡堂辅导;学生--做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卡;检查学生完成情况,了解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并给时给予帮助。

3、 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互相借鉴。

4、 教师总结。

实验记录卡

实验内容:

实验工具:

要注意的事项:

组员名单:

(加热)实验过程(尽可能的详细记录)

实验时间实验时出现的现象(或你观察到的现象)

2-4分钟

4-6分钟

6-7分钟

7分钟以后

(冷却)实验过程

1-2分钟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什么?)

第一点

第二点

其它

你不明白的地方:

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 学生活动。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动物各种保护自己的办法。

2、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一些动物。

活动重点:

了解常见动物各种保护自己的办法。

活动难点:

能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1、动物的衣裳:

出示蝴蝶、青蛙、骆驼、北极熊,讨论。

-----“为什么它们穿不同颜色的衣裳?”(与花丛、青草、沙漠、雪地、颜色相近,能保护自己,不容易被发现。)

出示乌龟、刺猬、鱼、鸟的图片,讨论。

----“为什么它们穿不同颜色的衣裳?”(用硬壳、刺、鳞保护自己,羽毛软、暖、轻。)

2、动物的防身术:

出示猫的.图片。

----“猫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还有哪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和猫一样的?”

出示牛的图片。

----“牛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哪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和牛一样?”

出示蜜蜂图片。

---“蜜蜂的刺有什么用?”

3、迁移联想:

鼓励幼儿观察与发现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方式。

2.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初步学习看图表述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3.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9。

活动过程:

1用游戏与谈话结合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 游戏——找朋友。幼儿随着《找朋友》的音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教师: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你喜欢他吗?那你用什么方法告诉他你喜欢他?(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

2) 教师: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喜欢我们的呢?

(3)教师:无论好朋友还是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们,对我们喜欢的方法也不一样。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表达自己喜欢的的方法。

2逐一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看图,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不同方式。

(1)教师:这是谁?小企鹅在哪里?为什么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里呢?

2)教师:这是谁?你找到小袋鼠了吗?它在哪里?小袋鼠在妈妈的袋袋里会怎么样?

3)教师:蚂蚁宝宝住在哪里?它们的`洞穴是谁挖的呢?

4)教师:这只狗妈妈在做什么?只有一只狗宝宝吗?狗宝宝在吃奶时,表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在做这个表情时心里怎样啊?

3游戏:爱的密码

教师弹奏《找朋友》的音乐,并改编歌词。幼儿根据歌词里说的动物名称,找到朋友,表达出喜爱的动作。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常见的.工具,刨笔器、卷笔刀、刨子、螺丝刀、小榔头、订书机、刷鞋的刷子等。

2、将幼儿将带来的工具分组,并提供一些材料供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1、说说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幼儿一起看看几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1)练习刨铅笔。(刨笔器、卷笔刀)刨下来的碎屑倒在盒子里。

(2)练习刨皮。(黄瓜苹果胡萝卜等)刨下来的皮请放在盘子里。

(3)练习拧螺母。

(4)学习使用小榔头进行木工小制作。敲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到手。

(5)用订书机修补图书或制作图书。订书机订的时候请订在书的边上。

(6)练习用鞋刷为同伴擦皮鞋。

  活动结束:

观察幼儿的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注意安全。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知识迁移和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

通过观察白光色散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究 观察分析 比较等方法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的观察和分析

2.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 物体的颜色

[教学过程设计]

引 入:观看彩虹的照片,学生讨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学 生:是水把光分成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介 绍: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1.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2.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家用电器上的遥控器,可发出红外线)

(2)紫外线(消毒灭菌,鉴别纸币的真伪)

3.物体的颜色

书P.24思考题,课前请同学回家做实验,课堂上讨论结果,得出结论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吸收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

(3)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说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4.三原色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白

蓝+红=紫

红+绿=黄

蓝+绿=青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