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

时间:2025-08-07 15:15:12
【精品】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锦5篇

【精品】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火的基本知识,懂得不随便玩火,知道火警电话及简单的防火知识。

2、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火灾和灭火的录象碟及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以火为主题展开讨论,说一说火对人类有利的方面(烤火取暖、烧水、做等)。

2、幼儿观看有关火灾的录象,讨论火灾对人的危害:"火灾会烧毁我们的房屋、财产,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和生命。

3、引导幼儿讨论,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1)火情发生时,先用水(沙子、棉被等)隔绝空气灭火。

(2)火势渐起时,到邻居家求救或打火警电话119。

(3)火情严重,火势猛烈时,用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冲出烟火区。

4、放有关灭火的录象,让幼儿了解消防员是如何救火的,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消防员的情感。

5、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火,加强幼儿的安全防火意识。

(1)启发幼儿讨论形成火灾的原因。

(2)启发幼儿讨论如何防火背景:"消防日"在以往是我们小班孩子从不涉及的活动,因为老师的忽视、成人认识上的偏差,认为3岁的孩子是倍受保护的,只要大人在,他们是决不会受到"火"的威胁。再者孩子那么小会懂什么!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让我们小班孩子远离"消防"。但"二期理念"却重新给我们"洗礼",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消防"活动也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引领,被推进了我们的`日常教学进程中,下面就是我们绿星星班的有关活动记录:

案例一:

消防活动全园性--周一国旗下讲话"你们知道'119'是什么日子吗?"马老师问了三四个孩子都回答不上。

"着火了该怎么办呢?"马老师的提问又在一些孩子的抓耳挠腮中沉落。

由园长与个别孩子的互动中折射出孩子对"火";对"消防"意识的匮乏。

活动反思:

1、对学前儿童的"消防"教育刻不容缓。

2、在国旗下讲话中我们小班宝宝初步对"119"有了感知,知道"火"是危险的,但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案例二:消防意识

日常化:

散步中--"墙上有什么呀?"乘着带孩子们散步的机会我指着墙上的"灭火栓"问道。

"两只小狗。"起起不假思索的回答。

"它的脚怎么这么长呀!""哈哈哈……""好大的脚呀!"我的有意引导却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了装"灭火栓"的橱窗周围的装饰画上,可见对于"灭火栓"孩子因为陌生而遗忘,无人正视。

"这里面有两个红红的罐子,你们知道它们要来干什么的吗?"我又具体的问。

一片哑然。

"那是灭火器。"我自问自答到。

然后又追问:"灭火器要来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迎来的仍是孩子们的茫然眼神。

"当有东西着火了,我们就可以拿灭火器来把火灭掉。"继续自问自答。

忽然运杰串出了一句话"发烧了,也可以用它来喷一喷。"运杰的话并未引起其他宝宝的疑异,似乎是一种沉默的认可。

"发烧了,怎么可以用灭火器喷呢?"我的话刚说完,运杰又插了话"可以的,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发烧了头会很烫的,喷一喷就不烫了。"佳音竟然还会为运杰解释。

活动反思:

经常出入于楼层的走廊,却从未引导过孩子去关注"灭火栓",在宝宝们的眼中那只是一个摆设,或者连摆设都不是,只是墙的一部分。

运杰、佳音的话让我们体验到孩子的想法是"独特"的,他们已经有了"迁移"的能力,并以自己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周围的一切。

反思一下,从积极一面来看是我们社会进步所导致的,社会的关注,成人的行为,让孩子们永远远离“火灾”,不知人间有烟火。

但从此事的反面因素分析,也是一种“退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退化。“火灾”虽然被我们成人努力的遏制着,尽最大可能的让孩子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灾难”,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试想当火灾一旦出现,我们的宝宝又该如何面对、如何自救呢?

所以消防活动势在必行!

案例三:《小小消防员》

内容:小小消防员

活动目标:

1、知道11.9是国际消防日,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效仿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材料准备:

1、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

2、消防车玩具、电话机;

3、娃娃四个;“担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流程:感知激趣——讨论交流——游戏迁移

活动过程: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车(如有条件,网上下载动态的消防车)

2、讨论: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它的本领)

二、讨论交流:

1、火灾是怎么来的?(人为的、自然的)

2、老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小结。

3、家中着火了怎么办?

4、幼儿讨论:幼儿小组先讨论、说说,然后个别回答,引导幼儿能关注别人说了什么?学会倾听。

5、出示图片或幻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三、游戏迁移:

1、让我们也来做小小消防员好吗?

2、情景:叮铃铃,(教师接电话)妞妞家着火了,我们出发去救妞妞家的娃娃们吧。

3、游戏:两人合作持“担架”接力跑。规则:不能将娃娃摔倒地上。

4、分享:重点请幼儿说说合作的方法与过程;

经验提升:游戏抢答“家里着火怎么办?”答的又快又对的宝宝有小奖品。

在一阵“抢答”中孩子们很自然的进入了“消防”的主题。

活动反思:

建立在幼儿前期经验上的教学活动更能发挥宝宝的主动性。在本周与搭班老师的配合下,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散步活动等日常生活中,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消防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这为本次 ……此处隐藏1283个字……师:回答问题简易明啦,夸奖承博源。

总结:这一些物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它们乃是我们的好伙伴。

二、让孩子依照亲身领会谈一谈尖利物件使用不那时,对人导致的伤害

幼儿教师:你们有没被尖利的物件划破过、割破过?为何会弄伤?怎样处理的?

孩子A:教师,我与大姐姐玩游戏时被砖头的尖角划破过,那时流血啦,是母亲帮助我包扎的.。

孩子B:我被玻璃划破过,由于杯子碎啦。

幼儿教师:看起来孩子会由于一不留神,曾被尖利的物件划破过。当我们遇见这一种情况时,一定别惊慌,要找爸爸妈妈们,让爸爸妈妈们帮助我们把伤口清理洗涤、消毒、包扎。

总结:看起来,我们日常生活内的好伙伴亦有不高兴时,因此我们使用这一些物品时必须要准确使用,防止遭受伤害。

三、探讨

幼儿教师:例如何准确使用尖利物件,保卫自个儿或其它人不遭受伤害?

(以小队为公司,派代表起来说说)

孩子A:剪刀的头不可以对准自个儿与其它人,剪时别剪到手上,小刀也不可以划在手上。

孩子B:不可以把铅笔尖的地方碰到双眼,也不可以碰到其余孩子的双眼。

孩子C:筷子也不可以碰到其它人。

幼儿教师:三位代表讲的都准确,我们要采取行动,保卫好自个儿与其余孩子。

四、评一评

请孩子演示怎样准确使用,其余孩子瞅瞅他的方式是不是准确、安全

(请三位孩子上台演示剪刀、筷子、铅笔的使用方式)

此过程顺顺利利的通过,三位孩子演示动作到位。

五、汇总

日常生活中除剪刀、筷子、铅笔等这一些物品属于尖利物件,另外还有很多物品亦是的,例如:吸管、小棒、玻璃……我们不可以将尖利物件自由舞,也不可以含着筷子、吸管或吃着有小棒的食品追赶,尖利物件用完后要整理好。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

2、知道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自备图片“各种煤气燃具小图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煤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1)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把饭菜烧熟的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气呢?

根据幼儿谈到的内容出示各种使用煤气的燃具的小图片。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气。

2、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

提问:(1)煤气为什么能把饭菜烧熟呢?

(2)煤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能看见它,闻到它吗?

小结: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烧。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工人在生产煤气的时候,加进了一种臭味剂,使煤气产生出一种臭味,这样当煤气漏出时,就容易被我们发现了。

3、教育幼儿在使用煤气时学会自我保护,并学习几种正确使用的'方法。

(1)引导幼儿看图一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当发现室内有煤气的臭味,应赶快打开门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

(2)引导幼儿看图二

提问:他在做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小结:煤气开关是控制管道内煤气进出的一个门。如果小朋友玩弄开关,就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给人的生命带来危险。

(3)引导幼儿看图三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小结:锅里的东西烧开后,要及时将火关小或关掉。如果不及时关火,锅内的东西会溢出来将火扑灭,煤气还在继续向外流出,这样容易造成煤气中毒。

4、通过竞赛游戏,巩固知识。

教授任意指图,幼儿抢答方法。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喜欢参与体验。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着火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难点:有初步的安全消防意识。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相关字卡电话湿毛巾。”园内备有必要的消防设施(火灾影像画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消防车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情?

2、组织幼儿观看火灾的录像,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我们小朋友讲讲看怎么会引起火灾的?(幼儿讨论)

二、假如我们小朋友碰到火灾了,那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

1、报警: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拨打火警电话119;报告失火的详细地址,在得到消防队的明确回答后,才可以挂电话。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教师和幼儿学习拨打119的电话,教师做接话员。要求幼儿说清楚自己的所处位置。)

2、除了报警,还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电梯、升降机、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火场。)

3、怎么离开火场?

(1)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2)楼层着火,当人在二楼,应该一个个跟着走,不可拥挤下楼。

(3)关掉煤气或切断电源。防止发生更大的'爆炸。

(4)打开窗户,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布条呼叫,寻求帮助。

(5)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上,应该就地打滚,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不能奔跑。

三、预防火灾

1、出示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讲解其含义。

2、观看录像,教育幼儿不玩火,不放烟花炮竹。

四、防火演习。

情景:突然警报拉响。教师表现慌张,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失火,火灾发生了,我们赶快撤离现场。”提醒幼儿不必慌张,就地找到可以帮助我们离开的用品。教师和幼儿用湿毛巾、湿布掩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寻找答案。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胆地鼓励小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现在要倡导的。在活动当中,我多次的让幼儿发生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例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幼儿来报火警。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角色游戏给小孩子带来的趣味性、知识性。又如:在检验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时。让小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精品】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