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案

时间:2025-08-07 02:21:09
有关詹天佑教案范文七篇

有关詹天佑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詹天佑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詹天佑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

詹天佑,齐读,确定学习内容。

二、检查预习,梳理定标

1、师生交流课外资料

学生首先汇报,教师投影:詹天佑简介(詹天佑,中国铁路制造第一人……)

2、学生汇报课文预习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从刚才谈的詹天佑放弃外国的荣华富贵回国工作,后来修筑滦河大桥,还有在工作中的严肃认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具体事例来表现詹天佑是一个即杰出有爱国的工程师。

三、讨论交流,汇报点拨

1、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具体事例,教师概括,课件展示: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例,自己喜欢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演示: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后,课件展示。)

四、情景激发,拓展思维。

1、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教师放映片断: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在许多年后,来到长城,远望京张铁路,感慨万千……(电影《詹天佑》片断),激情引发,让学生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通过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2、学生练笔

将对詹天佑说的话写下来。

五、课外延伸,深化感情

布置学生搜集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准备“爱国英雄事迹展”。

詹天佑教案 篇2

一、复习

抽生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二、细读四──六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

1.读这三个段的重点句,想想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和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我们可把这些句子分为两部分,一是修路遇到的困难,二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言、行、想法。请同学们抓住这两个部分体会。

2.小组汇报

(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塞外环境恶劣,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而詹天佑……,体会到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志气的爱国之心。)

(在开凿隧道的时候,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又采用了中部凿井法。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他的创新设计于实践。)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方法的巧妙、设计的大胆让我们感悟到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从以上的句子和词语,让我们体会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设计意图: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线路图或画示意图的方式理解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和中部凿井法,以及用演示方法体会“人”字形线路的巧妙。

师小结:爱国主义精神是詹天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新设计是他杰出才能的体现。詹天佑不愧是(生读: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自主感情朗诵重点句。

4.交流这部分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试着背一背。

三、美读关键句,体会其作用

1.有感情地读所有的重点句,想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小结理解、体会重点句的方法。

四、课文总结

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就竣工了,这件事给了帝国主义的有利回击。请试想帝国主义的记者们会怎样评论此事?

虽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件快过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设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让我们永久地记住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课题:詹天佑)

拓展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句。

2.背诵感受深的部分。

3.搜集关于中华爱国儿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5、詹天佑

杰出 爱国

课堂练习:

1.造句。

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勉励—— 藐视——

课后小记:

5

O

M

詹天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3、感悟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学习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深刻理解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主要体现两种意识:

一是加强课程意识。教师以教材为例子,注重语言知识、语文方法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表达的方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二是加强生本意识。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上,教师以学定教,相机引导、点拨。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合作 ……此处隐藏6836个字……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可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火车爬陡坡的过程,条件稍差的.,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最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认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像。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像。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促想像。

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像: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五)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六)总结、拓展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会欣赏。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可引导学生从词、句、段,到结构安排进行赏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学会写作。

课后可鼓励学生仿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4.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可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詹天佑教案 篇7

一、通读课文,说说詹天佑是个什么人?(略)

二、课文什么地方表现了詹天佑爱国的精神?(略)

三、课文中用了哪几个事例说明詹天佑杰出的才能?

生:课文中举了勘测线路,打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四个例子表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

师:打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是

詹天佑是用怎样的方法打开居庸关隧道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图。)

哪位同学来把这个工程的施工示意图画在黑板上,并说说你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

生:居庸关隧道的施工示意图我是这样画的

。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我理解“两端”就是山的两边。“同时向中间凿进”就是我画的两个箭头所表示的工作面同时开工。我根据课文中的这句话画出了这个施工示意图。

师:画得很好。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想想,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施工示意图又应该怎样画?

(学生对照课文,画图)

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并对照课文进行讲解。

生:我画的示意图是这样的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按捺不住叫了起来:错了!老师,他画错了。)

师:同学们请不要着急,先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生:课文中说: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我画的↓箭头就是打直井。←→就是同时分别向两头开凿。

生:他的`理解是对的。但他没有读懂后面一句话:“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他画的图和居庸关的施工方法一样,只有两个工作面,那何苦要打直井呢?实际上詹天佑是在居庸关隧道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施工方案中加上“中部凿井法”。图应该这样画

〔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兴趣盎然〕

师:画得好,说得更好!课文中写几个工作面。你们刚才说的也是“几个工作面”,确切下个结论,究竟是多少个工作面?

〔以问激趣,学生认真思考〕

生:箭头画的都是工作面,共是五个。

生:不对,是四个工作面同时开工。因为要先打直井,人才能进入井中,从里向外的两个工作面才能开工。

生:课文中还说用这样的方法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生:两个工作面,变成了四个工作面,工期就缩短了一半。

师:理解得真好!我们怎样从这两个事例中领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呢?

生:他打破了常规的施工方法,他采用的方法十分巧妙,缩短了工期,表现了他超人的才干。

生:他超人的才于不仅表现在采用的方法巧妙,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必须勘测计算得十分准确。否则隧道接不通,打成了支离破碎的几段,工程无法进行,还会出现塌方之类的严重事故。詹天佑勘测计算得如此准确,表现了他超人的才能。

师:体会得太好了!那么火车是怎样过“人”字形铁路的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对照插图,然后在本子上画一个“人”字形线路,用你的钢笔做火车,假设有笔套的一头的火车头先拉,笔尾一端的火车头先推。然后如何倒过来拉的变推,推的变拉呢?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插图,用笔演示〕

师:(在黑板上画出“人”字形线路图)不少技术高明的小司机已经把火车开过了“人”字形线路,并调转了车头。老师这支铅笔就是一列火车,红绿两个铅笔刨就算是两个火车头,分别挂在“火车”的两端。哪位司机上来演示一下?

生: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来拉的火车头就在后面推。

师:这位司机顺利地完成了操作任务,解说也十分清楚。我们对他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家为他鼓掌)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上山容易得多?

〔以问激趣〕

生:人字的两条斜线实际上是把这个陡坡的坡度分成了两半。火车分两次上坡,一次爬一半的坡度,因此就容易得多了。

生:我们骑车上坡,如果坡太陡了,想从坡底一直冲上去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斜着走,从右边斜到左边,再从左边斜回右边,这样来回斜着走,上坡就容易得多了。我想这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同样道理的。

师:说得不错。为什么说京张铁路提前竣工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外宾们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工程,都赞叹不已。他们赞叹什么?(略)

《有关詹天佑教案范文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