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设计思路:
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水。同时,水也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与幼儿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四月份的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孩子们就对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小水滴可以变成云在天空中旅行,小水滴又可以变成有趣的雾与他们做游戏,小水滴还可以变成露珠与花儿为伴……但是老师也发现幼儿并不知道3月22日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今天,“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因此,借着让幼儿在三、四、五月份的月历中寻找春天的节日为开头,老师揭开了活动的序幕,让该节日成为孩子们的新经验。通过“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个信息点,引发幼儿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去,使主题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并不断延伸。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有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合作绘制“节水护水倡议书”。
材料准备:
摸箱、写有节日的纸条、图片、幼儿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摸箱”游戏:
1、个别幼儿上来玩游戏,摸到的是几月几日?它是什么节日?说说这个节日的信息。
3/5——雷锋节,3/8——国际妇女节,3/12——植树节,
4/1——愚人节,4/5——清明节,5/1——国际劳动节,5/4青年节……
2、教师小结:原来春天有那么多的节日。有的`节日是世界性的(妇女节、劳动节),有的节日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它们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二、了解“世界水日”:
1、教师从箱内摸出一张字条,正面写着“3月22日”,是什么节日?反面写着“世界水日。”
2、要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先来看看一张图片,猜猜这个日子与什么有关?
3、什么是“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决议: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什么全世界人们都要过这个节日?(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用图表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中国目前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5、认识:节水标志
6、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幼儿发表自己想法:刷牙时,涂肥皂时,涂沐浴露时都可以把水关掉;不朝河里扔东西等等)
7、小结:水非常重要,但极其有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定出这个节日,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能节约用水,并保护水资源。
三、小组制作“节水护水倡议书”
1、这么重要的节日,可是知道的人并不多,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日子,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质呢? (鼓励幼儿想出多种宣传方法,教师并做总结)
2、我们可以做一份“节水护水倡议书”。倡议书里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呢?可以画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呢?
3、幼儿分小组商量,合作制定“护水倡议书”或节水标志。
4、教师巡回,与幼儿边画边议。
四、贴在哪里?
1、讨论:将这些倡议书帖在哪里呢?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并去照着做呢?
2、与幼儿共同贴在教室的盥洗室里,卫生室旁的水龙头旁,楼梯旁的的扶手边等显眼的地方等。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是一节关于环保的活动《世界水日》。活动开头以“摸箱”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从春天里众多的节日中过渡到“3月22日——世界水日”。孩子们对这个节日非常的陌生,没有一个人能猜到这是一个什么节日。说明这个学习活动非常有必要进行,通过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有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在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还是能讲出许多怎样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方法,也能小组合作完成“倡议书”,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口语发展和会合作的年龄特点。但我认为在此过程中,我在个别环节还有点操之过及,讲得有点多,还代替幼儿讲了一点,事后想想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讲出来,不用急着去代替他们。还有就是出示的图片可以再增加一些,让幼儿能更多地进行直观感受,这样可以促使幼儿说得更多、更深入。
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
2、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和想法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
(二)、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
活动过程:
l观察和自由谈论收集的种子
1、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
2、种子的不同样子?
l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幼儿带来的种子一起观察与讨论
1、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
2、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最大的种子是什么?
l播放种子的相关课件:种子的样子和成熟后传播的方法
向中心型、发散型、无序型
1、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
2、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l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
l延伸活动:
1、实验(种子发芽:师生共同进行)
2、种植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
3、讨论种子的食品有哪些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及人的生长过程,能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丰富幼儿想像力。
3、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4、体会妈妈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辛苦。
5、愿意与妈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的课件,录象,电脑,大屏幕,每人一个大布口袋(大约8斤重,可以绑在腰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 ……此处隐藏1304个字……吃东西的'声音。什么东西吃起来是嘎嘣脆的呢?
引导语:歌曲里在吃的东西是大饼,吃起来是“嘎嘣、嘎嘣、脆”的。鸭仔想吃大饼,有一只鸟仔也想吃,于是鸟仔和鸭仔就想出了剪刀石头布的方法,来一起吃大饼。赢的咬一喙,输的没半喙。喙大咬大喙,嘴小咬小喙。
3、出示大饼图,学习歌曲第二段。
引导语:这个大饼上已经被鸟仔和鸭仔各咬了一口,哪个是鸟仔咬的,哪个是鸭仔咬的呢?小结:三角尖尖鸟仔喙,四方扁扁鸭仔喙。
提问:那我们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小结:我们的嘴巴像半圆形,圆圆一半我的喙。
4、演示动画,引导幼儿完整了解歌曲内容
引导语:这个大饼最后变成什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出示图谱,师幼有节奏地念唱歌词。
引导语:大饼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也一起来品尝大饼呢?那我们要先把这首歌曲学起来,我们一起有节奏地来读一读歌词。
三、结合伴奏,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看图谱学唱。
引导语:我们给这首歌曲配上了好听的旋律,请你们先来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2、师幼共唱歌曲,并随乐动作。
引导语:小朋友们也来唱一唱吧!你们可以在演唱的时候加上好看和有趣的动作。
四、猜拳游戏,巩固歌曲
1、师幼互动游戏,学唱歌曲。
引导语:学会唱这首歌曲,我们就可以用这首歌曲来玩有趣的猜拳游戏。你们先跟老师来玩一玩吧!赢的小朋友就可以上来跟老师一起品尝这个好吃的大饼。
2、幼儿进行猜拳游戏,巩固歌曲。
引导语: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大饼,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同伴一起来玩猜拳游戏,赢的小朋友就可以品尝大饼啦!
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
(2) 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3) 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蕴藏在其中的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1、请幼儿自备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师提供各种辅助瓶子发声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铅笔、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胶带、绳子……)若干。
3、各种大小不等的纸箱、盒子;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张若干。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进行过《会唱歌的瓶子》活动。
活动建议:
1、先请每位幼儿自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随音乐演奏节奏乐。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分别用手、筷子敲击某种瓶(罐)子,请幼儿猜猜是那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击瓶(罐)子后,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教师出示部分辅助工具与材料,引起幼儿思考:“想办法让这些东西与瓶子结合起来,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声。”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各种声音和节奏型。
(1)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敲击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较高?那个声音较低?
(2) 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材料装进瓶中敲击或摇晃,试一试声音会变化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如:将水注入几个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瓶子声音较高呢?)
(3) 引导幼儿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听听是什么声音?
(4) 引导幼儿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顺序敲一敲,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5、请创造出不同声音或不同节奏型的幼儿逐个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儿感受变化多样的音色、音高和节奏。
6、出示各种纸张、纸箱、盒子,启发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7、请幼儿找找自己身边还有那些物品也会唱歌。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敲敲活动室内的其它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门、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体经过敲击后都能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动脑筋,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大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初步了解十进制的数数方法。
2、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木块若干、10个动物图片、一百层的房子构图、数字卡、雪花片、记录纸、勾线笔、PPT、信。
活动过程
(一)设立场景,引发幼儿思考。
小朋友,今天我们需要用一些木块盖一座房子,但不知这里的木块够不够?现在,老师需要小朋友来帮忙数一数。
1、小组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2、最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说说你们数的数量,并讲述用了什么方法?怎么数的?老师作记录。
(二)教师小结,引出十进制的数数方法。
1、讲解10个1就是10。(PPT)
(1)首先老师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一根小棒可以表示数字宝宝几,那么10根小棒又有几个1呢?一捆小棒又是几根呢?
(2)教师再摆一捆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2、认识整十数
(三)通过绘本,体验整十数的快乐。
1、有位叫多奇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看星星。有一天,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出示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2、他的朋友住在第几层的房子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出示封面,《一百层的房子》哇!100层的房子,你们有见过一百层的房子吗?里面会住着谁?继续往下看。
4、欣赏绘本,教师记录楼层的层数。(一百层的房子构图)
(1)多奇走着走着,发现了谁,那么小老鼠住在哪几层里?
(2)接下来会住着谁呢?噢!原来是小松鼠,它住在哪几层?
小结:原来这个房子每十层就会住着一种小动物。
(3)第21层——第几层里住谁,它在干嘛?
(4)第几层——第几层里住七星瓢虫,那么你们觉得下面几层住着会是哪个动物呢?她它又会住在第几层——第几层。
(5)51——60层里住谁,它在干嘛?
(6)啄木鸟、蝙蝠、蜗牛和蜘蛛,它们各住在第几层——第几层,我们再来看看。
(7)多奇终于到达第100层,谁能告诉我,写信给他的朋友是谁?他有没有看到星星?
实例操作,感受整十数的快捷。
1、幼儿以整十数的方法清点雪花片,并记录在记录纸上,教师巡回指导。
2、做完的幼儿拿着记录纸,轻轻的回到位子上。
3、答案揭晓,纠正错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