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京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学玩占四角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具有遵守规则的意识。
3.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发展走,跑等技能。
活动准备
呼拉圈若干、与活动匹配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抢占呼拉圈
玩法1.跟着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做热身运动,当音乐突然停下时四散跑抢占一个呼拉圈里。
玩法2.在音乐伴奏下自由玩跳跳球,当音乐突然停下时四散跳抢占一个呼啦圈。
2.学玩占四角游戏。
师:北京是个旅游景点丰富的城市,今天和小朋友用跳跳球一起玩“跳去北京”的'游戏。
(1)看图纸学游戏
教师:今天找到了一张游戏图纸,你们能看懂图纸上的意思吗?(图纸上画有10个◎——表示北京景点,11个●——表示小朋友)
小结:11个小朋友,10个北京景点,一个小朋友站到中间发号口令,听到口令后11个小朋友一起跳动,抢占呼啦圈(北京景点),占到者为赢,输者就在中间重新发号口令。
(2)个别幼儿示范游戏玩法,再次明确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在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3)全体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放松运动、收拾整理物品。
听音乐用呼拉圈做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1.在游戏中增添跨栏等障碍物,增加游戏难度
注:此游戏来源于民间游戏“占四角”,原来的玩法是四人分别站在四个角落,一人站到中间发号口令,然后五个人一起跑动抢占四个角落,占到者为赢,反之为输,输者就站到中间当发令员。
游戏规则:
(1)每个人必须听到口令后的最后一个字才能跑动;
(2)四个角落里的人听到口令后必须移动位置,不可原地不动。
2.体育游戏:跳跳球
北京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3、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4、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体会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外表非常漂亮的鸟,它动作敏捷,身影灵巧,大家想走进它的世界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方面[Y1]?
5、汇报:
1)介绍了翠鸟美丽的外形;
2)它的动作十分敏捷;
3)喜欢生活的地方。
6、那么你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的?然后给大家读一读。
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那么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Y2]。
8、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它的'外形,你最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又用什么来体现它特点呢[Y3]?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腹刹
3)重点指点字形:腹 蹬 浅 疾 脱 隐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
1、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2、选作: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注意写作的层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2、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语言训练,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继续了解翠鸟这个可爱而漂亮的小动物,看看它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气。
2、指名读,互相评议。
3、默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翠鸟不仅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相关词语。
4、汇报交流。
5、教师指导体会:刹那间,它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Y4]。
6、那么带着你的体会,在读一读。
7、“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Y5]?
三、完成课后习题。(词语搭配)
1、自由发言,交流。
2、独立完成,集思广益。
四、课堂小结: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写的非常的准确,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作业:语文一日一练。
板书:14、翠鸟
漂亮小巧玲珑行动敏捷
[Y1]默读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Y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组织的能力。
[Y3]结合身边的小动物, ……此处隐藏3583个字……是街道上的夜景,你看后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4、把你的感受送如文中,再读这一段。(自由读)
5、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范读、再指名读、齐读)
第三个景点:王府井、西单商业街
1、你还从哪儿体会到北京夜晚的明亮辉煌?(指名说第四自然段)
2、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3、出示图片(新旧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图片对比)
师:请看,这是以前的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这是经过改造以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两相对比,你有什么感觉?(现在的大街比一样的更亮了,更美了,更新了。)师:这就是“焕然一新”。
4、谁再来读这一段?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能让我们感觉到大街的焕然一新。
5、什么是“不夜城”?指名说。
6、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为什么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是“不夜城”?
7、谁再来读,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她那迷人的风采?
8、齐读。
第四个景点:故宫
1、对北京的故宫,你又了解多少呢?(出示故宫的图片)指名汇报查资料情况。
2、是呀,故宫历经明、清两代,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是古老的。可书上为什么说她变得年轻了呢?(出示句子: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它,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请你读读课文,再读读老师出示的这句话,你发现它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吗?(生读课文,发现“它”用错了,书上是“她”字)
3、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呢?
4、你能读好这个长句子吗?谁来读。
5、你读得真棒!谁能领读?
6、在灯光的照射下,多么美丽迷人的故宫呀!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吧!
三、拓展训练
1、同学们,世界处处都有美,需要的是你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家乡——安阳,也正在飞速的发展着,安阳的夜景更是另一番风味,咱们现在就去瞧瞧。
2、放安阳夜景片
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游览安阳时也曾经这样说过。那你能用上我们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安阳夜晚的美景吗?
指名说:
四、总结
大家说得真好啊!实际上,不仅北京亮起来了,安阳也亮起来了,祖国各地也都亮起来了。这“亮”不仅指的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这“亮”还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各地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相信等您们长大了,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明亮,更加辉煌!
北京教案 篇6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 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1)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2)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3)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北京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能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世界上还有哪些吃虫的植物。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
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
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听说过会吃虫子的植物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会吃虫的植物,它们就是猪笼草和茅膏菜。
二、通过预习,你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字词。
黏液卷须腐烂竭力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3)这两部分内容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过渡句)
三、指名朗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流利。
四、默读课文。
思考:
茅膏菜和猪笼草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各是怎样吃虫子的?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简单批注。
3)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读句子、可以谈体会、也可以列表格进行总结。
五、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同时注重朗读的指导。
植物名称 外形特点 怎样吃虫 能吃虫原因
茅膏菜
猪笼草
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其外形特点和吃虫的本领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出这两种植物的吃虫本领。
六、再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植物是怎样吃虫的吗?
七、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这其它能吃虫的植物吗?讲给同学听。
瓶子草 食蝇草毛毡苔等等
八、作业。
将你知道的其它吃虫植物的特点和捕虫方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茅膏菜: 卷吸引粘
19 吃虫的植物
猪笼草:招引 装吸引腐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