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

时间:2025-07-20 10:57:10
《火烧云》教案

《火烧云》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火烧云》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自然界有许多瑰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描绘过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散文《火烧云》。

2、启发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火烧云?

3、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日出或日落时,云被太阳光照得像火一样红,就叫“火烧云”。透过云层的光则叫“霞光”。火烧云又称“红云”“红霞”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从文中找出一句句子来说明什么叫“火烧云”。

3、用一个词语说说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1、朗读课文,思考: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句子来回答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质疑:烧?红?

烧——避免与红彤彤重复;与课题相呼应;呈现向东蔓延的状态;与着了火相呼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

(2)指导朗读句子

(3)引读课文第一节

小结:红彤彤的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红的'变成金的,黑的变成紫檀色的,真是神奇而美丽的景色啊!

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语说说。

板书:

变化 颜色

形状 多而快

(1)颜色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3节,找出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齐读这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叠词、颜色互糅、以实物比拟分成三类。

②想象“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照样子写几个,注意火烧云的基本色彩为红色。

③引读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一会儿——。

这几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火烧云瞬息万变。

(2)形状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4-6节,找出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的词语。

一会儿 马

过了两三秒钟 大狗

忽然 大狮子

接着

一转眼

②读第4节,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马的样子是如何变化的?是怎么消失的?同桌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5、6节。

小结:作者在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感到这三种动物接二连三地在我们面前出现——変化——消失。

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幻莫测、千变万化…

④齐读第4-6节。

四、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第7节。

2、学生质疑。

(1)“恍恍偬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恍恍愡偬”?

“恍恍惚偬”是指不真切,不清楚。因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而快,让人眼花缭乱,实在无法看清楚。

(2)“沉静”与“沉浸”的意思一样吗?区别在哪儿?

不一样。“沉静”是指寂静或(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沉浸”是指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总结:作者在写火烧云时,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多而快两方面着手,把瞬息万变的火烧云写得如此美妙、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多姿。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火烧云这样迷人的景象,呎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验,一定能发现!

《火烧云》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

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

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

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

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

(1)、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

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3)、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

(1)、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

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2)、佳句欣赏。

(3)、指导朗读。

(4)、积累运用。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学生出示自己画的、收集到的火烧云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美丽的火烧云。

四、作业

课后摘抄好词佳句。

《火烧云》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 ……此处隐藏11924个字……p>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四、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火烧云》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

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⑴ 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⑵ 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着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

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

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

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

(看火烧云)

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

(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

《《火烧云》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