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随笔【精】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师随笔1充实丰富的生活内容,快乐的情感体验,给孩子温馨的爱抚会使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相反,单调的生活氛围,刻板的教育模式,冷漠的环境氛围会使儿童个性难以健康发展。因此,教育者要多观察分析,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孩子,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补偿教育,尽量采取环境和行为矫正的方法,使他们健康成长。
“促进幼儿的健康”是由幼儿健康的特有价值决定的。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而未来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那么,如何重视和加强儿童健康心理教育呢?
首先,孩子不论大小,他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就是说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孩子对教师的关注是十分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启发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让幼儿自己思考、判断,逐步形成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必要的,但评价应客观公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极的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
其次,在适当范围内,应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任务,让孩子拥有自主权、选择权,独立去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有的幼儿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幼儿”、“特殊儿童”,当然,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弱之分,能力强的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行,甚至会看不起别人,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又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怯生生地说话,怯生生地做事,缺乏自信心。那么,我们就要设计一些特别的活动,给孩子提供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如“我会”、“我能”等,让那些能力不强的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让能力强的孩子了解伙伴的优点,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形成良好的自信心理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最后,教育者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去关心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首先是家庭的熏陶。俗话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即为人师,就要做好表率。家长在家庭成员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对孩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任性的纠缠、经常的吵闹打骂,会让孩子产生无理取闹的人生困惑;零乱的摆设、懒散的生活节奏,会对孩子产生不思进取的负面影响;过多的指责,专制的家长作风,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心态……。而家长的精心抚育照料,正确启发引导,及时的鼓励赞扬,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其影响力也是潜移默化的。其次是积极活跃,情绪乐观,兴趣广泛,敢于尝试,愿意与人交往,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能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教师个人的情感、意志、个性特征,以及与孩子交往的方式,教育儿童的方法,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实,丰富的生活内容,快乐的情感体验,给孩子温馨的爱抚会使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相反,单调的生活氛围,刻板的教育模式,冷漠的环境氛围会使儿童个性难以健康发展。因此,教育者要多观察分析,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孩子,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补偿教育,尽量采取环境和行为矫正的方法,使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师随笔2这天中午,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吃晚饭就到室外的树下看书、下棋。突然,传来了承殷那又尖又细的声音:“告诉大家一个新闻,我发现了一只癞蛤蟆。”孩子们一窝蜂围了过去,只见草丛中一直浑身疙疙瘩瘩的丑家伙,肚子一鼓一鼓的'喘着气。
“癞蛤蟆有毒,打死它。”子琪沉不住气了。
“对,癞蛤蟆有毒。”几个女孩子叽叽喳喳议论着。
“不能打死它,它太可怜了。”凡一急了。
“不行,一定要打死它。”子琪和凡一争了起来。旁边几个男孩子忍不住了,也开始起哄,“癞蛤蟆有毒,踩死它,踩死它。”说着,东东台起了脚。
也许是癞蛤蟆感觉到了危险,纵身一跃,夺路而逃,还没等孩子们反应过来已逃得无影无踪,但孩子们仍然兴奋不已。
旁观了之一切,我没有马上告诉孩子们这样做是否正确,而是组织大家坐下来讲了一个小故事:五十年前,我们国家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之一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补射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损失。后来,科学家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地,就大肆繁殖了起来,导致了虫害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后果。孩子们安安静静的听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再说话了。我问:“癞蛤蟆虽然丑陋,但能不能把它踩死呢?”
孩子们沉默了片刻,夫夫巨举手说:“不可以,因为癞蛤蟆是吃害虫的。如果把癞蛤蟆都消灭了,害虫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农民伯伯的庄稼就遭殃了。”孩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我紧接着给孩子们讲了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道理。孩子们听了纷纷表示以后要爱护所有小动物。
癞蛤蟆时间让我们想了许多,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还不尽如人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对这些未来的公民进行环保教育,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节约用水、用电,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假如每个人都来关心、爱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
幼儿园教师随笔3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在一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貌,今日他们都带来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我的发现与感受。梓阳指着自我的大车说:“我的大车能够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没了,好轻便!”金航推起自我的小推车说:“我的`车能够推很多土,玩起来也很好!”……看到这几个孩子对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思考:各种车能否成为我们的主题活动呢?于是,我让这孩子们开始收集有关有关车的图片,放在班内的图书区,每一天区角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齐看看书,和他们说说有关车的故事,孩子们都很高 ……此处隐藏8357个字……门敞开,教师到家长手中接送卡收齐,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来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没见到孩的家长,心里总觉得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买蹦蹦床等。每位家长也豪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有的家长则不这么认为,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他们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
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幼儿园教师随笔14听取沈心燕老师关于《促进教师主动学习的教研支持方式—浅谈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的专题讲座,使我对幼儿园园本教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沈老师的专题讲座中,园本教研以幼儿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课题,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将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活动。以全体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者,专家或专业人员只是研究的合作伙伴或指导者。
在当今社会,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放在幼儿园,同样具备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园本教研中,往往突出的是专家教师的引领,突出了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其他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老师们往往在被动的状态下参与教研。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让教师真正的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的“园本教研”下的新形式
传统的教研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确定教研主题,自上而下的传达,服从上级活动安排、完成教研任务。业务园长或者是保教主任是教研活动的指导者、权威者。教师们基本上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教师甚至有不敢说、怕说错的心理负担。老师们在整个教研过程中只是一个配合者,参与者,从心态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传统的教研形式根本满足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迫使幼儿园园本教研在形式上、内容上、研究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教研内容的选择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研究问题以生成与预成相结合;研究的指导以做到放与抓相结合。沈老师还指出我们的园本教研还要做到三抓、三放:抓实、抓准、抓紧放开、放平、放低。
新的教研方式体现教研的.场所在幼儿园、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园本教研”要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宽松的环境,催生出许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了教师,发挥了教师群体的作用,解决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的建设。
二、如何激发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积极主动性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总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怎样做才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适性?答案只有一个——园本教研人本化。
1、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每学期我园园领导都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份“自我发展计划”,让教师对每学期都自我制定一个发展规划,设定一个成长目标。幼儿园根据教师的自我规划与教师能力进行双向选择。让教师在认真思考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教育技能突破口方面所提出的发展方向后,幼儿园尽量满足教师的意向,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选择与确定教师参与培训的意向。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在园长和教师之间有双向选择,有了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有新要求,新方向。
2、“我选我”自荐式开课
我园教师外出公开课活动,实施“自荐式”方式,就是将公开课的任务要求告知每位教师,如区级优质课评选、送教下乡、研讨课等,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这样一来,既调动了自荐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又避免了因“指派式”导致很多教师有“领导不重视我”的想法。
3、积极的园际交流。
积极开展园际之间的交流,向姐妹园互讨经验。让一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当主角,可以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介绍班级工作经验、介绍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经验、介绍了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经验……这些机会是教师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促进一线教师逐渐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使这项工作变得更为有意义。
4、邀请式听课
在听课方面,我园采用“邀请式听课”方式进行。让老师充满自信的去面对每一次的讲课活动。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约、邀请园内教研组去深入式地观摩半日活动,通过半日活动看到班级的常规、孩子发展情况、教师保育员之间的配合、环境的创设等各个方面。结束后,教研组将讨论的检查意见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反馈给教师,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败。
5、创设平等宽松的教研氛围
我园为教师创设平等宽松的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把心里想的说出来,把说的做出来,让教师在想说、敢说的氛围中勇于表现、敢于表达。面对问题有争议、有讨论,让教师在激烈的讨论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园本教研的道路崎岖而漫长,虽然我们会困难重重,但是也因为困难才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园本教研人本化,真正的做到面向全体、尊重教师,赋予教师自主探索、创新的机会和权利,放手让老师们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真真正正的成为园本教研的主人。
幼儿园教师随笔15大班的郭海诺,一直以来,以为是一个小女孩,说不定认识孩子,却和真人对不起号来,更甭提对孩子有所了解了,今天终于对孩子有了些许了解。孩子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孩子。
这一段,由于幼儿园为了孩子的安全,尽量不让家长送孩子进活动室,所以,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大门口,有执勤老师送进大门里,高级部(清华园、哈佛园级部)的孩子,自己进活动室,低级部的孩子还有执勤老师带队送到活动室,高级部的孩子从大门口进活动室要经过活动场地。
今天,我在大门口执勤,光顾和来园的家长、孩子打招呼,没注意旁边一位家长在大门口往场地上张望,一边扬手在招呼着,一边说:“还不快进教室”。我以为有什么事,忙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家长对我说:“没事,你看还在帮他班小朋友系书包带呢,还不进教室。”我一看,可不是咋的,场地上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蹲着,怀里抱着书包,一个孩子半蹲半跪在给怀里的书包系带,另外一个孩子在站着观看。当然,系书包带的是郭海诺,看来,几个孩子一起进了大门口,一个孩子的'书包带开了,就发生了现在的一幕,我对家长说:“你真养了一个好孩子,爱帮助人。”家长高兴的笑了。我走过去表扬了孩子,孩子有点不好意思,书包带的搭扣断了,怪不得孩子在系呢,对小孩子来说,有点难度,我帮孩子系上了。
我拍拍郭海诺的肩膀,对其他孩子说:“我们都要向郭海诺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