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1手工课上,小朋友们正在制作项链。有的幼儿在用吸管串项链,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团,粘在绳子上,也有的是把彩纸折成小圈,再把彩圈串连起来做项链。雯雯与小玉边做边热切的交流着,雯雯说:“你看,我用吸管穿的项链好不好看?我要把这个项链送给妈妈。”
小玉点点头,却在一旁手忙脚乱的补穿项链。原来她不会打结,刚穿好吸管,一拉绳子,吸管又掉了。看到小玉的着急样,雯雯探过头来:“我来教你,看!也可以用双面胶粘住绳子两端。”在雯雯的帮助下,小玉也穿好项链了。另一组的桐桐选择的.是用橡皮泥制作项链,但他把橡皮泥捏成很大的团,粘在绳子上显得有点儿粗糙了,同桌欣欣看见了,就提醒他把橡皮泥捏小一点。桐桐抬头看到欣欣做的项链很漂亮,红黄蓝三种颜色间隔排列,橡皮泥捏成的小团也较均匀。桐桐感叹一声:“好美呀!我也要做三种颜色的项链。欣欣乐意地主动帮忙。虽然桐桐的小手显得有点儿笨拙,但他还是低着头认真地做着。
同伴之间能互相帮助真不错,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接下来的时间,桐桐自己耐心地穿着,他选择的是黄绿紫三种颜色,他的速度有点儿慢,有时他会穿好几个举起来让我确认一下,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后,他低头微笑一下又做了起来……真高兴他能有这么个认真劲儿,是个积极要求上进的孩子。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要给以更多的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一份成功,获得一份满足。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2幼儿园的宝宝们,大多3—6岁,正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宝宝多听故事,多说儿歌,多朗诵散文,将对宝宝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宝宝年龄不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
早上,宝宝们到园的时间等等不一,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让早到的宝宝感到无事可干。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带或音乐磁带。我发现宝宝们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宝宝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将听故事这一环节穿插在午饭、睡觉前后和放学前,个多月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宝宝们在午饭期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
宝宝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
宝宝们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
讲故事有诸如以上的好处和功效。我们当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3今天上课要用到糖果,就让小朋友从家里带一点来。
范和天宇在玩“我和朋友的不一样”的游戏,他灵机一动,想和天宇比糖果谁带得多谁带的少,比来比去,范范说:“是我带的多,嘿嘿!”
正巧此时,妍妍也拎着两袋糖果开开心心地进来了,范范就找妍妍也比一比,谁带的糖果多。
天宇说:“妍妍带了两袋,是妍妍多。”
范说:“不对,她带的.两袋,不一定比我多,因为她每一袋里的东西不多。”
我说:“恩,范范说的也有道理,那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一、二、三、四……
他们三个开始认真地数起来了。
最后,他们发现是范范的糖多。
从这件数糖果的事件中发现,教育源自于生活,幼儿又在生活中教育,点滴生活,点滴教育。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4今天,我值午班。当孩子们铺好了小被子,我拉上彩色的窗帘,光线暗淡了下来。周围渐渐安静了,孩子们在这寂静中慢慢进入了梦乡。忽然,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咦,怎么了?
有的孩子被吵醒了,抬起头来张望!我连忙寻着声音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躲在小被子下的点点小朋友:他正两手紧紧攥着被角,咬着嘴唇,哭得满脸是泪!我急忙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摇摇头。我又问他是不是尿湿裤子了?他还是摇摇头。这是一个自理能力很强、很懂事的孩子,今天怎么会无缘无故得哭起来了呢?我很纳闷,就坐在点点的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让她慢慢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点点不哭了,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哽咽着说:“老师,我刚才吃饭前忘记洗手了!我妈妈说吃饭前不洗手,肠子会剥皮的`!”话刚说完,他又“呜呜”地哭了起来,哦,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摸摸他的头说:“吃饭前是应该洗手的,如果不洗手,细菌就会被吃到肚子里去,那样会肚子疼得!以后吃饭前可要记得洗手呵!”点点迟疑地问:“老师,我的肠子会剥皮么?”我笑着说:“一次不洗手,肠子不会剥皮的!你只要记住以后每次吃饭前都要洗手就行了!”点点听了,终于放心了,她使劲点了点头,如释重负地回到自己的小床上,躺下了。孩子们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就都睡着了……望着孩子们熟睡的小脸,我不禁想了很多!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啊!做为家长应该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保持科学的态度认知生活。一味的夸大虽然当时有好的教育效果,但这样会在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好的影响!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5我们班的东东小朋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特别是在汉字学习方面表现十分出色,课堂上教的汉字,他没读几遍就能全部认出来,记忆力真的很不错。可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抢嘴,叫别的小朋友念的时候,他在下面念的很响,叫到他名字的时候,他又不肯站起来好好念。为此,我们老师为了让改掉他的坏习惯,费了不少的脑筋。后来,我们对他用了冷处理激励法,效果还不错。冷处理就是当幼儿不良个性发生时,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个性就可能消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周六兴趣班的认字课上,由于小朋友来得比较少,孩子们学得很快,差不多每个孩子都能把教的汉字认出来了。于是,我让孩子们一个个站起来念,看看他们都真正掌握了多少。小朋友们念的时候,东东又在下面喊了,我没有理睬他,只是让其他小朋友接着念,只要站起来念了,不会念的老师提醒一下也会念了,都奖了一个大苹果。轮到东东了,他又不肯站起来了,僵在那里,怎么叫也不起来。我其实知道这些汉字他已经都认识了,但我故意说,“只在站起来念的,不抢嘴的,念得响亮的小朋友才有大苹果。我们再来念一遍好不好?”其他孩子都说,“好。”于是,我让其他孩子们又念了一遍,每人再奖一人一个大苹果。孩子们都很开心。只有东东,有点沮丧。
课间休息的时候,东东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大苹果呢?”我让他自己好好想一想,他哪里错了。于是,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今天,你抢嘴了吗?老师叫到你的名字为什么没有站起来?上课的时候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能奖到大苹果吗?他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跑开了。
……此处隐藏5475个字……个人做,当老师请其他小朋友做事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任性行为。主要是他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干,希望老师能一直表扬他。当老师将任务交给别人时,他就会心里不舒服,想把事情夺过来让自己完成。2、任性。刘子越跟奶奶相处时间较多,奶奶平时对他非常迁就,甚至放任、姑息、纵容他的很多不良行为,对他百依百顺,事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约束。久而久之,遇事放任自己形成了定势。
本月开始,我通过从班主任那里的了解,也在平时的教学观察中逐步想出了一些对策,用在刘子越身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希望他能逐渐改正偏异行为。
(1)转移注意孩子注意力都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我经常把刘子越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他的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预先提示在我已掌握刘子越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3)冷处理当刘子越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我就暂时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他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我再对他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利用他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5)适当惩罚对于年龄还小的刘子越来说,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我同时觉得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13一天餐前洗手的时候,生活老师临时有事去了,不在班里,我要忙着组织孩子们餐前洗手,还要看着热腾腾的饭菜,以免孩子们烫到。我急忙到盥洗间给幼儿打开了水龙头,叮嘱他们排好队,把小手洗干净,便回到了活动室。没走几步,就听见盥洗间里闹哄哄的,还伴着争吵和埋怨,有的说‘就是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有的说‘是你自己弄湿的’。
我连忙跑进去询问情况,只见梦宇和朵朵的衣服上溅了很多水,安琪的脸上也是水,好像刚哭过一样。梦宇指着彬彬说‘就是他,把我的衣服弄湿的’安琪和朵朵也跟着一起附和。彬彬委屈的指着水龙头对我说“是它弄的”。我一看水龙头,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我刚才开水龙头的时候太着急,把它开的太大,水流的太急了,所以才会导致刚才的事情发生。
看着这些一脸茫然的孩子,我大脑临机一动,何不就这个事情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水龙头呢?于是,我走到水龙头的跟前,让孩子们围在周围,将水龙头关上,再重新扭开。这一次我开的很小,叫来刚弄湿了衣服的朵朵再洗一次手。只见她眼神里满是疑惑的望着我,小心翼翼的将小手伸到出水处。我微笑着示意她可以大胆的洗。她先用右手轻轻的去试了试,没有水溅起来,才将左手也放心的伸了去。看到朵朵这次没有弄湿衣服,孩子们都欢呼了起来。我连忙趁机问:“为什么这次朵朵洗手没有弄湿衣服呢?”俊涛说“她小心了”,萱萱说“她离龙头远些了”。正当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得起劲的时候,我突然将龙头拧到最大,只见水柱冲在池子里溅得四周都是水,孩子们大声的喊“太大了,太大了”。我笑着关紧了水龙头,对孩子们说“刚才老师将龙头开的小的时候,朵朵的衣服没弄湿,开的大的时候,水溅得好高,没有伸出手都会被溅湿。你们觉得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开龙头呢?”答案是异口同声的“要将龙头开小些”。我会心的给了他们一个大拇指。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抓住合适的时机,对孩子们进行随机教育,收到了的效益远远要比传统的说教好很多。那天以后,我们班的孩子都会正确使用水龙头了,再也没有因为洗手弄湿衣服的现象了。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14小班教养笔记观察记录——快乐洗手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老师,谁谁没有挽袖子”……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并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这是我从《洗洗小手》改编过来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来洗――手……
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跑了……
我边唱歌曲边洗手,当我唱倒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纷纷跟我学起来。格格甚至一边随歌曲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动作之中。
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歌曲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教师应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样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幼儿园中班老师的随笔15曹维伦是我们班里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顽皮的一刻也坐不住,这儿爬爬,那儿摸摸,满教室里来回跑。上课时,他忙着做小动作。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做在位子上不乱跑,可都不见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受批评,对他也只是"耳旁风"。今天孩子们都去上小便,准备洗手吃午饭了,可他还在卧室里到处乱跑。我实在是没辙了,给他找点事情做吧,也许能让他安静一会。“曹维伦”,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好不好?"小调皮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我,"你在这儿监督小朋友洗手。" "我会提醒他们要洗干净!"我还没说完,他就兴奋的告诉我。我说:"好的!太棒了!""你就在这里提醒小朋友们,浩浩真象个男子汉?""嗯!"他使劲儿的点点头。
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洗手的孩子,曹维伦都在严格的督促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吃完饭,我又让他去帮小朋友们擦桌子,课上帮老师分教具。这天,曹维伦像变了个孩子似的,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认真的做事,乐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的赞扬,还有一朵小红花,曹维伦开心的笑了起来!是啊,像曹维伦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个班里都有一两个!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连擦桌子、摆拖鞋,他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于个别性格独特、鲜明的孩子更要重视!有时也许多给孩子找点事情做,他会变得伶俐、聪明又能干。为了能激发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进步,我特别制作了一个小红星评比栏。小朋友早上能按时入园、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颗漂亮的小红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宝宝乖,得的红星最多。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注意的听着,有的还不时地点点头。看来他们都想得小红花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