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

时间:2025-08-05 19:33:10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5篇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又开始玩具了,孩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开始玩耍,刚一会儿,就听见小雨大声说道:“老师,一凡把小熊耳朵撕下来了!” 我急忙走过去一看,果然若此,小熊的耳朵还攥在一凡的手中。见我过来,一凡带着哭腔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是小雨不给我玩玩具。”小雨也不甘示弱:“老师是我先拿的,他抢我的!”听到这里我马上明白了,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分享玩具,应怎样爱护好班里的玩具,当好玩具的“小主人”。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两个人同时喜欢一个玩具时,可以轮流玩;有的说可以石头、剪子、布;有的说谁抢玩,以后就不让他玩玩具了……孩子们畅所欲言,最后经过全班幼儿的讨论,大家共同制定了玩玩具规则:第一,不抢玩具,要轻拿轻放;第二,俩人同时喜欢一个玩具时,用石头、剪子、布来解决争抢问题。

最后听见小雨悄悄对一凡说:“下次咱玩的时候,你先 玩,我不和你抢,我们都是玩具的小主人啊。”听到这里我开心的笑了。孩子们年龄小自控力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较弱,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而我们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孩子自己协商解决问题,而不能对孩子进行武断的批评。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变化也让大家欣喜,他们之间渐渐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在这样的'小集体中,有了家长们好的示范和引导,他们愿意去尝试、接受挑战。家长们在一开始走在最前面,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慢慢的退到了孩子的身后。当遇到问题和分歧时,孩子们从讨论、磨合、达成一致到付诸实施,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文明正像一缕清风、一丝清泉洗涤着、浸润着孩子童真的心灵。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和尝试,文明一家人的资料逐步完善,欣赏着家长们认真记录的图片、文字,我的心中也洋溢着喜悦和感动。

在那些朴实的文字和镜头背后不仅仅是一次任务的完成,更多的承载了家长们对这次活动过程的领悟和诠释。孩子们在这一个月中体验到的也不仅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与家长、伙伴一起感受到文明的重要和意义,那些亲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一次文明的传播,更是文明意识的唤醒。而让我领悟到的是:当一个计划付诸实施时遇到困难,不应该熟视无睹,不应不了了之,应该与家长及时沟通,真诚交流,共同参与。文明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沟通交流让我们获得了双赢。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2

自从园里开展了早期阅读活动以来,小朋友们比以前更爱看书啦!可是只有兴趣还不行,还要学习如何去看。早期阅读这是在传授一种方法,一种读书的方法。而我们也要用幼儿的角度看图画书。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忽略封面带给我们的重要信息。往往这最容易被忽略的第一页包含着更多的内容:一本书的标题、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有的甚至还包含着主要的事件。

所以,我们要带领幼儿去读懂封面,这是领会这本书的内通的第一步,也是让幼儿萌生兴趣的第一步。因为,当幼儿那道一本图画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书的封面,幼儿想要马上阅读的冲动也是从封面中获得的。其次,要教会幼儿如何去翻看每一页,对于一本图画书来说,每一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页与页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而且每一页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是重要而且不同的,要让幼儿从上至下,从左往右去观察图画,任务,环境,表情,动作,由此产生联想,推测即将发上的事情。想一想,图中人物会说些什么,然后再翻到下一页,看看自己的推测是否得到了验证。

这样一环扣一环,把走马观花式的看图画转变为一种思考,一种表述,一种自己的认识,这回然狗儿在读每一本书的郭崇中都有一种飞跃,得到一份收获。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3

三月份是幼儿园的文明月,在家长会上我们倡议家长朋友参加到“文明一家人”亲子活动中来,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文明意识,加强幼儿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我们中班开展的是《我是文明小使者》活动,请家长帮助记录下孩子在家庭、社区、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10件,如:有序乘车、礼貌让座、文明作客、走斑马线、垃圾入箱等等。一个星期过去了,洋洋拿着完成好的文明月资料兴高采烈地跑进了活动室,大声地说:“老师,我的‘书’做好啦。”这小家伙完成得倒挺迅速的,带着憧憬和好奇我翻开了他的资料。只见家庭公约上寥寥几语,文明行为十件事的记录竟都是孩子摆的POS,完全没有去认真实施的痕迹,我的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在孩子面前我没有立即表现出失望,夸了他两句,他乐呵呵地回到了座位上。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一些孩子也交来了资料,都和洋洋的情况差不多。细思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家长会上已经向家长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指导,为什么达到的效果不佳呢?如果只是为了完成那一叠资料,那文明月活动不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吗?为了更好地将活动开展下去,我先后预约访谈了几位家长,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家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家庭成员不够重视。

由于家长会只有一个家庭成员参加,所以在回去传达意思的时候重点不明确,有些出入和偏差,对文明意义理解不深,导致一家人的力不能往一处使。

2.完成任务意识过强。

家长在带领孩子开展活动时存在着任务意识,认为只要将资料尽快完成交给老师就大功告成了,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养成教育的培养,导致结果重于过程。

3.参与的条件限制。

在我班的家长群体中有些父母工作较忙,双休日不休息,有些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还有一些特殊的单亲家庭,这都给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4.家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由于活动的设计是需要家长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公共场所去进行一些文明行为的体验与实践,这需要家长本身就具备与人沟通、交往的一些技巧。但有的家长个性比较内敛,不愿意主动去与人交流,这样就给活动的开展带来阻力。分析了一些客观原因后,作为老师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反省和思考。文明月的活动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我们前期在理论的积累、计划的制定、家长会的召开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这件事并不是交给家长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应及时关注家长和孩子活动开展的进程。作为家长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更希望老师给予建议和支持,最后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对近期的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整:1.榜样示范引领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家长中不乏一些善于学习、乐于尝试的先行者,每次幼儿园的活动他们都积极响应,走在大家的前面。我们主动与这些家长讨论、交流,并请他们先进行尝试。例如:小旭的的爸爸对我们制定的文明月的活动计划又进行了细化,他对每个星期的活动都有了明确的规划,并严格 ……此处隐藏6924个字……,了解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时时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我创造性的落实园计划,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每次布置环境,孩子在班里时,我没法去做,因为这时我的眼里只有孩子。只有等孩子离园后,我才和班里的其他老师开始布置。

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国家负责。因为现在的孩子是将来建设祖国的后备军,如果现在我姑息了一位孩子拿别人的东西而没有告诉他这样做不对,那么,他将来有可能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又怎能指望他建设祖国?所以,我对祖国负责,告诉孩子对与错,帮孩子分清是与非,容与耻,帮孩子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这是我,一个幼儿教师应负的责任!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2

今天带孩子户外活动回来后,像往常一样我请孩子进厕所上厕、洗手,同时我又重复着对孩子说:“洗手的时候把袖子卷起来,擦好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十个手指交叉搓搓,肥皂冲掉甩甩干。”大部分孩子随着我的口令进行正确的洗手,我也在旁进行个别孩子的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孩子陆续的离开了厕所,这时我也走到水龙头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洗手“程序”。当我快速的洗完手后正准备离开时,门口出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师,你没有手背搓搓,还没有甩甩干。”突然之间听到孩子认真的说出这句话,我整个人呆了,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尴尬的笑笑说:“哦,老师的手不是很脏,稍微洗一下就好了。”孩子听了我的解释,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走开了。

等我安静下来后,我越想越不对,这样的回答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榜样的,于是在第二天的晨间谈话中,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有个别老练的孩子竟然还拍手说:“我们原谅你了,下次不能这样了。” 作为老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常常会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比较随意,你的教养笔记提醒了我们:在对孩子提要求的同时别忘了孩子的眼睛正看着老师呢,常言说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所应思考与重视的。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3

曹维伦是我们班里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顽皮的一刻也坐不住,这儿爬爬,那儿摸摸,满教室里来回跑。上课时,他忙着做小动作。我想了好多办法让他做在位子上不乱跑,可都不见效。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受批评,对他也只是"耳旁风"。今天孩子们都去上小便,准备洗手吃午饭了,可他还在卧室里到处乱跑。我实在是没辙了,给他找点事情做吧,也许能让他安静一会。“曹维伦”,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好不好?"小调皮睁大眼睛好奇的盯着我,"你在这儿监督小朋友洗手……" "我会提醒他们要洗干净!"我还没说完,他就兴奋的告诉我。我说:"好的!太棒了!""你就在这里提醒小朋友们,浩浩真象个男子汉?""嗯!"他使劲儿的点点头。

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洗手的孩子,曹维伦都在严格的督促他们,一刻也没有离开。吃完饭,我又让他去帮小朋友们擦桌子,课上帮老师分教具。这天,曹维伦像变了个孩子似的,不再到处乱跑,而是认真的做事,乐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师的赞扬,还有一朵小红花,曹维伦开心的笑了起来! 是啊,像曹维伦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个班里都有一两个!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连擦桌子、摆拖鞋,他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对于个别性格独特、鲜明的孩子更要重视!有时也许多给孩子找点事情做,他会变得伶俐、聪明又能干。为了能激发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进步,我特别制作了一个小红星评比栏。小朋友早上能按时入园、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颗漂亮的小红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宝宝乖,得的红星最多。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注意的听着,有的还不时地点点头。看来他们都想得小红花呢?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4

姿彤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夕子,夕子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她在七夕节那天出生的。正是这与众不一样的名字,令她格外引人注意。一次的`晚间区域活动,孩子们有的选择表演吧,有的选择了购物街。大家在一齐开心的玩耍的。当我走到搭建吧时,发现夕子小朋友独自站在一旁不高兴,我走上去询问后才明白,搭建区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夕子玩,原因是她最近总是欺负小朋友,并且上课的时候经常捣乱。说着夕子委屈地哭了起来,我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异常想和小朋友们一齐玩呢?”。“是啊,婷婷教师”夕子迫不及待地回答着我。我之后说:“那你以后应当怎样做小朋友才和你一齐玩呢?”,夕子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上课好好表现,也不再欺负小朋友了。”我又继续说道:“在教师心里是喜欢你的,你想你当小班长的时候表现的很棒啊,如果以后上课也能表现好,不欺负小朋友,相信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愿意和你一齐玩游戏、做朋友的。”夕子点了点头,看着搭建区的小朋友又看看我,我明白她是在向我寻求帮忙,我顺势走了过去,和搭建区的孩子们聊了起来:“夕子小朋友明白自我错了,你们愿意原谅她,还和她做朋友吗?”孩子们看到夕子诚恳的态度和

委屈地样貌,齐声地说“愿意!”听到那里,夕子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向小伙伴们走去。

经过这件事情的处理,让我领悟到:在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时,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们都是善良的天使,只要在合理的教导下都会健康欢乐地成长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5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这几天多注意一点小囡。因为最近几天接她回家时,她都会满头大汗。留心的家人还发现,只要是在家里没有事情时,她也会把两条腿放在一起用力摩擦,而且一会就浑身出汗。家里人知道这是不良行为,但不知道怎么帮她纠正,请我们帮助她改正这个坏毛病。

我知道,她的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偶然碰到了身体的某个部位,喜欢那种特别的感觉,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纠正的方法。如果有几天让她没有继续受到这样的刺激,很快就会忘掉的,但如果纠正不当,反而会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为养成不良习惯,到那时就不容易再纠正了。

听了我的解释,小囡的奶奶松了一口气。我接着告诉小囡的'奶奶,应尽量多注意小囡的举动,一经发现,要立即采取做其它动作或活动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觉前等孩子独处的时间里,注意陪伴她,和她说话或讲故事给她听,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减少她不自觉行为的机会。平时应坚持多一份关心,多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减少责备、埋怨与压力,更不能呵斥或打骂。

上课的时候,我也密切注意观察小囡的举动,就为了纠正小囡的行为,我和其他老师商量,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多安排小囡做事情,在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在挂好挂图转身过来时,发现小囡又有些不自然,我就很自然地说:“小囡,你站起来帮老师看一看,老师有没有把图挂偏,好不好啊?”小囡很高兴地站起来,仔细地看了一阵,才说:“老师,就是上边的一个角折了。”我赶忙说:“小囡观察真仔细,听得也一定认真了!”并把那一个角抻平压实,请小囡再坐下时,她已经忘记了刚才的动作,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现在,小囡的奶奶喜滋滋地告诉我,小囡接回家时身上不在出汗,在家也比以前好多了,再经过一段时间,小囡就会彻底摆脱了那个不良行为的困扰了。

《幼儿园中班老师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