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教学随笔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的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的教学随笔1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四年级英语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然后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那么,学生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我们就应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重视情景教学。
孩子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我通常采用的直观情景有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如在教学习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出示尤为重要,仅有透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如教水果类单词apple、pear、banana、melon等时,利用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如在教动词sing、dance、draw、write等时,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有关的英文单词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这样排除了母语作为中介,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利用母语的心译过程。
同时,教师正确的身势语也是重要一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直观情景,伴随着教师讲话而产生的语气、姿势、表情,有着强烈的解释性和提示性,它不仅仅仅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我的思想和观点,也是排除母语为中介,把事物与英语直接连接的有效手段。如在进行猜谜游戏时,请小朋友们自我设计肢体语言进行表演,然后请另外的小朋友们透过肢体语言猜出是何物。从中,小朋友不仅仅仅培养了表演的才能,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务必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对教材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然后而不要教材的奴隶,照本宣科。如把儿歌引入课堂,在教学数字时,请小朋友自我编数字儿歌,于是就有了One,two,three,I can read;Four,five,six,I can write; Seven,eight,nine,I can jump; Ten,leven,twelve,I can draw。这样一来,班里的“英语小博士”越来越多,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又如,本堂课中的儿歌,在巩固新知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展,使学生透过儿歌了解“What have you got?”and “What have I got ?”两句话的意思,在不忘根本的基础上又了创新。
要使学生“吃得好,吃得饱”,“巧设情景、以动激趣,力求创新”的教学思想应贯彻始终。
小学的教学随笔2教学小笔记今天要上“位置”的练习课,刚好又听了同事的这节练习课。静下来反思时,有一些自我的见解。
其实本节练习课是我们自己加的,教参上没有这节。因为刚开学,学生的情绪有些浮躁,听课质量不高,而且有些知识有一定难处,在上完新课之后,我们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第一单元掌握的不是很扎实,于是有了这节练习课。
说实话一直觉得练习课比新授课难上,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新事物喜欢新知识,另一方面练习课比新课更有针对性,练习题较新课也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坡度和层次,而且要更有针对性。就拿这节练习课来说,对于较简单的“上下前后”找那学学困生回答便可,其他学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很不错。对于“左右”却要多费些心,因为在新授时发现不但是学困生,有部分中等生和优等生也掌握不好,那么就要大面积的提问和练习,而且重要要说做题的步骤,让学生在不断的说和练中真正掌握。对于“位置”重要的`是学生分析题的能力,要知道横竖行各表示什么,先说的是行还是列,逐一的分析,然后再去回答问题。在不断的分析中学生能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思路,那么这节练习课也就达到效果了。
自我反思怎么的练习课是有效和高效的,不能没有章法的想到哪讲到哪,练习也要是精心设计的,不能没有难度不重质量的乱练,一节课练习的也不少但功效甚微。教育是件严肃的事,数学教育还是严谨的事,要老师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做好全面的准备。我的课堂离这些还有距离,但我在努力着在前进着,希望的是自己每天的工作是充实而有意义的,练习课还要多听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在成长着。
小学的教学随笔3今天上了二年级的课,之前师父也告诉过我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为主展开,主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感受简单的英语,并尝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日常的交流
在今天的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很疲惫,似乎没什么精神,因而我心里清楚的知道,今天的教学任务应该有所减少,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唱歌玩玩游戏,当然这些游戏都附带这单词和句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不由自主的复习学过的内容,游戏也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当然之后的课堂教学我主要以动为主……
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教学不只是要被教案,还要备学生。
小学的教学随笔4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潜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务必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学校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能够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资料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用心性。
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我们能够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能够这样说:“同学们看教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这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用心,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教师就奖给他。比比看,这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用心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且能够根据每节课的资料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此处隐藏12008个字……用。
小学的教学随笔13课前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业务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它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在强调课堂互动生成的今天,教学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地多了,课堂中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对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后要及时把这些突发事件、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把意想不到的学生表现记录下来,把自己课堂中成功与失败的应对记录下来,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分析与反思,通过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一课三备,尤其是教后备课是教学反思的典型,我想这正是她成为教育家的重要原因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认真的反思,教师才能看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
小学的教学随笔14数学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正是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或是在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中引入新课,或是在复习铺垫、激活旧知中引入新知,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凡是与旧知联系紧密、在旧知基础上生长发展的新知教学,都适宜通过复习铺垫的形式引入新课。其关键是把握好复习铺垫的度,既不可“密铺细垫”将知识全“嚼烂了”再喂给学生,降低学生探索、思考、发现新知所应有的思维力度,也不可过于“粗放”,让新旧知识之间仍然“高不可攀”,给学生的探索和思考留下难以跨越的“思维障碍”。在复习铺垫时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度”:
一、把好时间长短之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前20分钟内,这也是儿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最佳时域。为了确保学生能在这最佳时域内有尽可能多的时间探索新知,复习铺垫所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复习铺垫通常以口答或简要的笔算后口答形式为学习新知抛好“锚”,打好“桩”,架起认知桥梁,促进学生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二、把好题量多少之度
复习铺垫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全都“倒腾”出来。复习铺垫的内容应该与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生长基点”。在复习铺垫的题量上也应有所控制,过少则难以达到复习铺垫的目的,过多则浪费了时间且易缩缚学生思维,关键是能恰到好处地激活新知“生长基点”。比如: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在教学“9+几”时,徐老师采用儿童喜欢的谈话法导入新课:“小朋友,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接着,(出示小猴图片)由小猴带来了口算题进行复习铺垫:10+1=、10+3=、10+5=、10+7=、10+8=、10+6=、10+4=、10+2=。徐老师在学生口算后提问:“通过这些口算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有的说都是10加几的,有的说这些题目得数都是十几。徐老师接着问:“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学生一下子发现: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看似简单的口算课,徐老师抓住了计算教学的本质,通过谈话法,直接引导学生口算、观察、体验,感知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新课中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8道口算题加两个问题不到3分钟的时间已做好最佳的复习铺垫!
三、把好思维难易之度
复习铺垫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平台,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创设“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因此,复习铺垫时习题或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要切中知识的逻辑起点,也要通过复习铺垫准确切入全班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出最佳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求知心理,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既有思维的'挑战性,又能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还以特级教师徐斌老师教学“9+几”为例:在复习铺垫时,徐老师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先复习把一个数分成1和几,而是通过8道口算题并辅以富有启发性的提问:“通过这些口算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当学生发现“10加几都得十几的”规律后,徐老师直接出示例题“9+4”,并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的复习铺垫可谓“切中要害”——既激活知识“生长基点”,又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力。
总之,复习铺垫之“度”既要关注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也要关注班级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表现,灵活调控,有效铺垫,让复习铺垫到位而不越位,真正发挥复习铺垫的激活旧知、启迪思维、促进迁移、引导建构之功效,顺利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或顺应。
小学的教学随笔15星期一早上,我走进教室,一名组长跑来告诉我:小南作业没交。我立即叫小南过来,询问原因。他说:“我的作业早晨进来不知被谁擦掉了?”我一听,火冒三丈,谁这么坏,竟敢做这种事?我一定要把他揪出来。我忍住火说:“你把作业本拿来给我看。”他走下去,翻出一本本子说:“就是这一本。”我一看,本子上干干净净,哪有什么擦掉的痕迹。我生气地说:“怎么回事?”他接过本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老师,我真的做的,本子可能掉了一页。”我这时怀疑他说的话了,立即数了数本子的页数,一页也没缺,我提高了嗓音说:“你说谎,本子14页,一页也没少,是不是作业没做?”他带着哭腔说:“老师,请你相信我,我真的做的,也许本子落在家里了,我明天带来。”换作其他同学,我会打电话给他父母,证实一下,或叫他们送来。可是小南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从小由奶奶带着,而奶奶对孙子非常宠爱,每次都相信孩子所说的话。看着他那无邪的眼神,我换了一种口气说:“那你今天先把回家作业补出来,明天一早把找到的作业交给我。”他点点头,我希望他说的是真的。
第二天一早,我一踏进教室,就问他要作业,他说回家忘记找了,并保证明天一定交到我手里。看着他一脸诚恳的样子,我就再相信他一次吧。我说:“那你今天一回家就找,千万别忘记,如果再这样,老师就不相信你了。”他一个劲地点头。放学前,我特意叮嘱了一遍,但愿他没撒谎。
今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他就扬起一本作业本,跑上来说:“老师,作业本找到了。”我一看,正是周日的默写和抄写作业,我将信将疑:“真的是你星期天做的?”他很肯定地回答:“是的。”我心生一计,严肃地说:“你说谎,我一眼就能看出作业本上的字不是周日写的,是不是昨晚补出来的?”他脱口而出:“不是的,是今天早晨做的。”“你终于说实话了,现在告诉我,星期天的作业有没有做?”“没做,老师,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怕被你批评。”他哭着说。“你以为你撒了谎,老师就查不出来了吗?就不会批评你了?”我生气地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如果再这样,你马上拉我到校长室开除。”他举起右手,信誓旦旦地说。我又气又好笑,“你以前是不是经常撒谎?”“不是的,我以前偶尔撒撒谎。”你看,多会用词呀:“迫不得已”、“偶尔”,真是说谎话不打草稿。我严肃地批评了他,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让他明确说谎的害处,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说谎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