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19 00:12:07
《秋游》教学反思

《秋游》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游》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游》教学反思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增加幼儿间的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独立能力,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出游的乐趣。

二、活动地点:桃花岛

三、活动班级:大二班

四、活动时间:10月21日 8:30----11:00

五、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参观的路线。

2、向各位家长做好通知工作,幼儿自愿参加,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 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教师准备游戏及道具。音响、食物、奖品、塑料袋、一次性桌布 等。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每班有三位教师,具体分工如下:

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

副班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

保育老师负责后勤(穿脱衣服、药品拿放、垃圾的整理等等)。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秋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秋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集合,准时接送。

5、全体幼儿必须穿轻便的鞋子和衣服。

6、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9、不带危险食品,不擅自离队,不得靠近水边。

七、活动过程:

1、观察“桃花岛”的树木、花草,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和秋天有约。踏着轻快的脚步,哼着欢快的歌曲,我们去远足秋游!秋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我们不仅领略秋天的美丽,感受生活的欢快,也会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秋天开哪些花?”;“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让我们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善待周围的植物、动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大自然中体验,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2、游戏活动:

集体活动:参观桃花岛的花草树木,和幼儿一起寻找秋姑娘的身影。 幼儿游戏:

(1)揪“尾巴”

准备:“尾巴”若干

玩法:游戏开始时,孩子各自将红色带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尾巴”不可太短,否则孩子不容易抓住。孩子面对面站立,同时数“一,二,三”,两人同时开始左右挪动,互相揪对方的“尾巴”,先揪到“尾巴”的为胜。

(2)花儿朵朵

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当听见老师说:“三朵花开时,就按照花的`瓣数抱在一起。出错的一组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为胜。

(3)我的舞台

事先准备好的歌曲,让幼儿自由表演和集体表演,歌曲、舞蹈、手语表演。

(4)万里长城

游戏规则:参加者围成一圈,向右转,双手搭住前面一人的双肩,要求所有人注意听一个口令(比如叫停就停,叫跳就跳,叫坐就坐,叫坐时坐下,叫走就走),听到后必须按口令做,否则受罚——表演节目一个。

(4)分享食物:

所有孩子共同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提醒孩子们爱护环境,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3、活动流程:观赏风景——参观桃花岛——组织游戏——休息分享点心——集中清点人数——集合后解散(交待家长及时接送幼儿,并让家长教育幼儿游玩要注意安全)

八、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秋天是美好的季节,丹桂飘香,菊香四溢,秋游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感受同学情,师生爱,培养美好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也更能体会到友情、师生情的美好!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组织秋游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将学生送入社会这个环境,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将目光注意到孩子的身上来,使社会能够做出许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这样也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孩子融入自然的美丽风光中,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然审美能力。因为自然所具有的美感,它包括崇高、壮丽、威严等等。当孩子在欣赏自然的时候,自然所蕴藏的美感会潜移默化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就为孩子的审美提供了关于崇高、壮丽等的审美意向。整个秋游活动,孩子都属于愉悦兴奋的状态。在最后结束时,我们还在桃花岛拍了张大合影,这一次的秋游将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记忆!

《秋游》教学反思2

《秋游》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这是一篇适合朗读的好文章,句式整齐,富有节律。因为教室条件的不允许,多媒体还没有安装,不能通过图片等形式让孩子身临其境大自然中,所以在教学时为了使孩子们能读出郊游的喜悦,读出欢乐,我通过谈话引导:“孩子们,假如明天我们就要去秋游了,那你们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有的说开心,有的说高兴,“那现在就用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孩子们开心地高声朗读了起来“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在指导第二段朗读时,先让孩子们想象天上的白云除了像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还会像什么?你能不能按课文的句式再补充一句,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时像片片雪花”“有时像几匹骏马”“有时像层层高楼”......指导朗读时不宜作纯技巧性指导,应该着力诱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要着力于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朗读情感的调动,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在语气上,“蓝蓝的'”和“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重音轻读;“一望无边”和两个“有时像”要读得缓慢,读出同学们驻足细看时的样子。而“一群白兔”和“几只绵羊“则要读得轻快、俏皮,流露出找到了恰当的事物来形容白云的欢乐心情。

朗读是这学期我们二年级组研究的主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要读得有感情,读出朗读的感觉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积累孩子的语感,经常进行练习。说到朗读,想起周五下午刚参加的包河区近两年 ……此处隐藏9703个字……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第四自然段中,我抓住“开心极了”,问孩子“你从哪看出他们开心极了?”他们一下子找到了“打个滚儿,忙着逮蚂蚱,亮开了嗓子”等词语,我们就这些词语聊着,读着,有的孩子都忍不住离开椅子做起了相应的动作,看得出孩子们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了郊游的快乐,当我问着“你来亮一亮你的嗓子吧,你会喊什么呢?”第一个女生有些羞涩,下面的男生可豪放多了,一个接着一个喊了起来“我太开心了!”“我好像飞啊!”“蓝天你真美啊!”乘着这股子热情,我让他们说说你去郊游,你会玩什么呢?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下子,他们好像真得来到了郊外,众说纷纭,有放风筝的,有跳舞的,有拉着老师一起转圈的,有拍照片的……这样的课堂真快乐!

《秋游》教学反思13

〈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也是我们上的“三课一议”的课文,我是最后一个上的,应该说教案是准备的最充分的一个,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至少在备课、在多媒体的准备上,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关键还是要看上课的.情况。

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师生配合得也不错!回想这堂课,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还需要改进:

1、在教完了课文2、3小节后,原来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让学生背诵,但由于时间充裕,我临时决定让学生进行背诵课文。于是,我说道:我们把这些美景深深地印下来。不知是学生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还是我说得不明白。学生竟然开始复述课文了。

2、完秋天果园的多媒体后,我出示一段话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而很多学生只说类似“苹果红了”之类的语句。如果我上课时再点一下,“那像什么呢?”也许讲得会更优美些!

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清楚;其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更完美!

《秋游》教学反思14

《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的表现还不错,现在就这节课我做一下简单的教学总结。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主要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 以读为主,引导看图、想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 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二、 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 开心” 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 有的…… 有的…… 有的……” 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 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请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学生在经过前面主动又有趣地学习后,个个都踊跃地朗读且读得很有感情又投入。有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还主动配上动作;有的学生读到最后一段时,边读边跳像在草地上玩耍;有的读第三自然段时重轻音读得特别好;还有的读着读着不禁咯咯笑起来等等。这样的读既达到了本课所要求的目标,又让学生再次充分感受到了文美、景美、情美,是一次声情并茂的读,这样的读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抒发。

遗憾一:收得太紧,放得不够。凭感觉我都知道这节课孩子们没读够,也没说够。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了不少的体会,可是我却无法大气的把权力下放,我知道那需要时间,于是一切都似乎是蜻蜓点水,缺少那点睛的一笔!下课了我还在想如果时间充分的话,就像平常那样先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读书的才能,学生可能会更活跃,发言的质量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遗憾二:自身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自然的去评价,产生自然的美!语言跟不上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遗憾三:感情投入不够, 仍然缺乏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面对学生瞬间的精彩不能很好的进一步激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遗憾四:读得太少,读的还不够投入。这大概与我读的点太散有关,如果抓住一部分场景的描写,有重点地去指导学生品读,不同样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吗?为什么不“ 授之以渔” 呢?

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自信满满的带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而今天这种感觉我没找到。本想带给大家一节像秋游一般畅快淋漓的开心的课,可我的确带来了一堂朴实、自然的课,却欠缺回味的余地。

《秋游》教学反思15

本文语言优美,叙述了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游玩的情景,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写,使课文充满诗意。 教学中,图文结合,重点让孩子们观察,把看到的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一遍一遍去读课文,从中感悟到秋天的美好,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首先指导孩子们看图,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秋天里农田的`庄稼成熟了吗?

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孩子们观察很细,联系实际生活,他们尽情地说。有的说:“天上的白云像棉花,有时又像奔跑的马儿……有的说:“天上的云有时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苹果笑红了脸、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乐开了花,稻子笑弯了腰、秋姑娘来到校园里,孩子们在凉爽中游玩……孩子们真会想,真会说,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感悟。从中感受到秋天的景色美如画。把课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悟、读中掌握学习方法,边读、边动笔、标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联系上下理解课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秋游》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