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的教学反思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诗后,我请学生读读古诗。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他们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对古诗的押韵也有所理解。
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字词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第一、二行,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倒置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这个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颂月的诗歌,补充了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理解诗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写法。学生刚上四年级,课上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现在想想,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
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辨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的行为。
知识: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十一二岁的男生女生渴望友谊,希望自己能归属到一个集体中。他们也认识到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关爱。但是具体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又表现出不够珍惜友谊的行为,往往对朋友苛求,而对自己放松要求,言行有时不一。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一方面接受着纯朴的乡情熏陶,他们对人友善、忍让,但另一方面,也会或多或少受着周围一些不良交友言行举止的影响,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交往困惑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缺乏主动去解决矛盾的意识和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友谊的正确认识,加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遇到交往困惑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对朋友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好朋友推介会”这个活动,使学生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认识友谊很重要;通过“我心中的朋友”画像活动,使学生学会珍视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通过“让友谊之树常青”活动,使学生区别有损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
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对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材料。
学生准备:彩笔、收集一些赞美友谊的诗歌、名言、准备好朋友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和朋友”“故事与思考”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
[播放动画:我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好朋友是谁?讲讲你们之间难忘的故事吧。可以用照片、朋友间互赠的礼品等方式展示。(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设计意图: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心中的朋友
[播放动画:我愿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通过演讲、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对朋友的理解。
小结:是 ……此处隐藏1218个字……流,指导朗读,读出姐姐的顽皮、神秘,读出“我”的好奇、兴奋和激动。还要使学生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4、说说自己在春天的感受和发现。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句子。
2、想一想,你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5、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中再读读,体会体会。
6、说说自己在春天还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和喜悦。
7、把自己的发现写一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压岁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压岁钱怎么用才有意义,从小养成节俭、正确的消费的好习惯。懂得孝敬长辈,关心他人。
2、指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和评议。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和评议。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压岁钱。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参与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师:春节的时候,一家团圆,逛街,和伙伴们玩耍,非常的热闹,过春节的心情怎样呢?自己是怎么过的?
二、谈话导入
你得没得到压岁钱?谁给的?怎么用的?
三、引导学生看图,读读图下的文字,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说说,教师提示板书。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想想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四、小组交流、评议。
五、全班反馈交流,鼓励学生尽情地发表意见,教师的评价着重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表扬上,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围绕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参与评价。评议谁的压岁钱用得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谁把春天带来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春天写下来。
2、打开孩子的思路,丰富孩子们的想象,鼓励学生写自己眼中的春天,写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
3、鼓励学生自我评改和相互评改,听取同学意见,看看能不能体会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积累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课前组织学生去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在生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的来临。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师及时地给予评价。)
二、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
师: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春天是五彩斑斓的,春天大地从睡梦中苏醒,充满着勃勃生机,谁能把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春 天景色的词语说一说。
也可以读一读《春的颂歌》中优美的句子。师板书学生收集的词语,并引导学生读一读。
三、出示习作要求,学生交流:
1、谁把春天带来了,你在春天里有什么发现,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和其他同学不太一样,写出你在春天的发现。
2、自己思考,提示可以用上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大胆想象,说自己眼中的春天,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
3、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小组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意见。(看看说的是不是春天的景色。)
4、全班交流。提出要求:
听的学生:认真倾听,他的哪些地方想象丰富,看能不能从他的表达中看出对春天的喜爱。
说的学生:大声表达,说出自己眼中的春天,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从你的表达中让别人能够感受到你对春天的喜爱。
指多名生说,师生共同评价。
四、学习范文。
谁把春天带来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一走进大自然,我就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小朋友,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每天清晨,太阳公公还没露出脸庞,小鸟就开始在枝头练嗓子了。清澈的小溪里,已经有小蝌蚪在玩构图游戏了,它们一会儿像散在水中的黑珍珠,一会儿像串着的黑宝石项链。
瞧,灿烂的阳光中,蝴蝶在美丽的花朵间翩翩起舞,那美妙的舞姿,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缤纷芳香的花朵间,还有许多小蜜蜂在探访,它们可真忙碌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伸伸懒腰,好像刚刚从美梦中睡醒。柳树姐姐开始用春风作梳子梳理自己绿色的长发,婀娜多姿,分外迷人。
“劈啦啦”,孩子们跑到操场上,他们跑呀,叫呀,真是热闹。有的小朋友在那儿放风筝,有的小朋友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朋友来到小河边,东望望,西瞧瞧,好像在寻找小鱼和小蝌蚪。孩子们的身影多么像春天里快乐的小音符呀!
春天,阳光暖暖的;春天,风儿柔柔的;春天,雨儿细细的。
是谁把春天带来了?是动物、植物和可爱的孩子,还有阳光和雨露。
点评:全篇文章充满了童贞童趣,读完之后,我们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春天是这样生动、可爱,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小蝌蚪在玩拼图游戏,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不停地忙碌,柳树姐姐用春风这把梳子梳理自己的长发……看到这些充满稚气和神奇想象力的句子,我们大人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眼里的春天只有阴晴不定的天气、疲倦无力的春困和躁动不安的心情?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谁把春天带来了?
一阵春天,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积雪渐渐融化,大地一片生机。
森林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传达着春的气息。一阵欢快的春雷,惊醒了森林之王——狮子,它从睡梦中睁开,看见阳光明媚、春光灿烂,非常高兴,就开始巡视,它召集它的臣民们,问:“谁把美好的春天带来了,我要奖赏它!”
小燕子飞来了说:“是我!是我把春天带来了!我从温暖的南方来,带来了明媚的阳光!让积雪融化,树木发芽!”
“是我!是我把春天带来了!”小蜜蜂又飞来说。“大王!你瞧!我飞到哪里,哪里的花就开放,把大森林装扮着五彩缤纷。”
小蚯蚓也不甘示弱,从泥土里钻出来说:“大王,是我把春天带来的!我在泥土里钻来钻去,让泥土变得松软了,让小草钻出大地,森林变得绿油油的。”
小鱼儿连忙从水里跳出来,说:“是我把春天带的!不信!你瞧!小溪的水又涨起来了,冰,也融化了,我们又听到了泉水的叮咚声。
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的说:“是我把春天带来了。”
狮子王笑着说:“好!好!是我们大家把春天带来了,是我们大家团结的把春天带来了,我宣布,通通有赏!”
“哪”动物们手指着,唱起来春天在哪里呀……
小河的冰融化的更欢了;小草的叶子也慢慢变绿了;叶子上的花朵开的更茂盛了,当然,森林也更美丽了。
五、学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七、学生修改,誊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