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24 23:51:14
【推荐】科学教案

【推荐】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笋的基本特征,知道笋的名称,长在泥土里。

2、培养幼儿对笋的简单观察力,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准备:纸盒娃娃一个,黑色垃圾袋一个,洗干净的笋。

过程:

一、集中宝宝注意,引出课题。

1、出示纸盒娃娃,以纸盒娃娃的口气向幼儿打招呼。

2、纸盒娃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3、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请若干宝宝上来摸一摸,然后说说是什么)

4、让全体宝宝轮流上来从纸盒里摸出一颗笋。

二、了解笋的特征。

1、这是笋的什么?

2、笋壳是什么颜色?

3、笋壳上面有上面?摸上去怎么样?

4、笋宝宝住在上面地方?

5、教师用黑色的垃圾袋演示笋生长的过程:笋宝宝小时候躲在泥土下(用垃圾袋罩住),春天到了,“轰隆隆”春雷响了,笋宝宝听到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它一边说一边使劲地钻呀钻,长呀长,终于钻出来了(演示笋戳破垃圾袋钻出来)。

6、带宝宝模仿小笋的.生长。

三、尝试剥笋。

1、宝宝吃过笋吗?

2、吃笋的时候要把笋壳怎么样?

3、教师示范剥笋,边剥边提醒幼儿:要一层一层的剥,笋壳放在垃圾桶里。

4、宝宝剥笋,教师给予帮助,完成快的宝宝提醒观察笋肉的颜色。

四、收拾整理。

1、将地上掉落的笋壳捡干净。

2、把剥好的笋送到食堂,中餐时一起品尝。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影子的秘密》是通过教师讲故事《树荫》,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在请孩子们动手操作进一步去了解影子的奥秘,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知道产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3.激发幼儿对于"影子"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重点:知道影子产生必须有光的照射;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难点:通过做影子小实验,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方向。

活动准备:小电筒每人一个、镜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树荫》

2.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

小熊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

二、教师实验,孩子观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

三、运用各种操作资料,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

1.分组请幼儿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3.操作要求:

(1)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

(3)交换操作材料。

四、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五、游戏:捉影子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幼儿用手捕捉,用脚踩影子。

六、延伸活动:

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教学内容附录: 树荫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爽的树荫,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哟,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过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小熊拍拍脑袋:"喔,我知道了,是太阳在开玩笑。"小熊找来木桩,找来绳子……他把树荫牢牢钉住,牢牢捆住。

小熊又睡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不一会儿,小熊又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对着太阳挥挥拳头:"你真坏,你真坏!"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乐意探索、寻求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3、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熟鸡蛋、各种物品:沙包、米、泥、瓶盖、小杯子、布等。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小小蛋儿把门开》,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听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2、师(以蛋宝宝的口吻):小朋友真快乐,我也想站起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能帮助我吗?

二、幼儿探索活动

1、第一次探索活动

⑴让幼儿交流为什么蛋宝宝站不起来?

⑵迁移生活经验,说出哪些物体也是圆的。

2、第二次探索活动

⑴幼儿探索,借助各种物品使蛋宝宝站起来。

⑵幼儿相互交流操作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游戏活动:孵小鸡。

师生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幼儿边模仿鸡走边念儿歌:"鸡妈妈真能干,会捉虫、能下蛋,孵养小鸡带着玩。"鸡妈妈边绕圈边走边问:"小鸡小鸡多大啦?"小鸡回答:"长出脑袋和嘴巴。"最后小鸡说:"翅膀出来了,我能出来找虫吃啦!"鸡妈妈带着小鸡一起出去找虫吃。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的语言角中,投入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鸡成长的过程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镜子可以照人和物,会反光的现象。

2、引导幼儿萌发探索镜子的兴趣和爱好。

3、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老师一面大镜子,上面贴猫的图案,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

2、《镜子总动员》多媒体课件。

3、找一个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了解镜子的特征。

1、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请幼儿自由玩耍。

师:观察你的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幼:我的镜子是圆圆,好像熊猫的头,呵呵……

幼:我的是方方的,跟我的手帕一样的。

幼:我的镜子是破的,不知道是什么形状。

师:破了那就是不规则的,会划破手的,来,老师给你换一个,老师这个圆镜子给你用。大家可要记住,镜子破了会划破手的,我们可不能玩,知道了吗。

幼:知道了!

师:那镜子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幼:冰冰的。

幼:凉凉的.。

幼:镜子是平的,摸上去很滑的。

幼:我一摸,镜子就变模糊了,看脸就看不清楚了。

师:对,镜子是凉凉的,变模糊了是因为镜子上有水气了。那你们知道镜子是用什么做的吗?

幼:我知道是用玻璃做的。

师:只有玻璃吗?看看还有什么?镜子和玻璃一样吗?

幼:不是的,不一样的,玻璃是透明的,镜子是不透明,好像还有一层银子,很亮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是的,玻璃透明的,镜子不透明。但那一层不是银子是水银哟。你们听过水银吗?这可是一个跟银子一样发亮的东西,可神奇着呢,以后你们长大了可以好好去研究一下。

小结:镜子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摸上去感觉凉凉的、滑滑的,镜子是用玻璃和水银做的。

2、请幼儿说一说玩镜子时发现什么有趣现象。

提问:你是怎么玩镜子的?你发现镜子有什么本领?

幼:我用镜子看自己的脸,看是不是干净,镜子里能看到自己,还能看到许多小朋友呢。

幼:我在太阳底下照镜子,镜子能把光照到墙壁上去。

幼:我用镜子能看到后面有没有人走过来。

师:是呀,镜子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生活离不开镜子呀。你们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镜子的。

幼:洗脸的时候用,看看脸有没有洗干净

幼:梳头要照镜子,看看头梳的漂不漂亮。

幼:我妈妈化妆会用镜子呢

师:我们打扮化妆要照镜子。

幼:洗澡也用的,我们家的浴室里有镜子。

幼:汽车上有镜子,可以看到后面有没有车。

师:观察真仔细,是的,汽车上也有镜子,但那个镜子与我们手上的镜子一样吗?

幼:不一样,汽车上的镜子形状好像不是圆的。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仔细看过吗?

幼:没有,不知道,呵呵……

师:没关系的,你已很聪明了,平时观察很仔细了,回家后你可再仔细看看,好好摸摸,你肯定会发现更多的不同,好吗?

幼:好!

小结:镜子能照出人和物,还能反光,日常生活离不开它。

二、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

1、导语“我们生活中除了照人的平面镜,还有许多镜子,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哪些奇妙的镜子”。

2、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知道还有凹透镜和凸透镜,对人们有很大贡献。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瓶子和盘子垒高的一些方法,积累保持物体平衡的粗浅经验。

2、能够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师幼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括:矿泉水瓶3个、清嘴瓶子3个、口香糖瓶子4个、纸盘6个。

活动过程:

一、说说瓶子,引出垒高话题。

1、观察瓶子的种类、数量,比较几种瓶子的不同之处。

师:看,你前面的筐子里有什么?有些什么瓶子?除了xx,还有什么瓶子,一共有几种?数数看每种瓶子有几个?哪个最多?

这些瓶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出示三个瓶子:高度、粗细、瓶盖)

2、说说瓶子的用处和玩法。

师:瓶子有什么用呢?(这些空瓶子有什么用呢?)你们有没有玩过瓶子?怎么玩的?(如果请你来玩的话,你会怎么玩?)

3、引出瓶子叠叠高游戏

师:你们想了这么多的玩法。好,今天我们就拿瓶子和盘子来玩游戏。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自由垒高,积累初步的垒高经验。

1、了解垒高的方法

师:等会儿让我们用筐子里的这些材料来搭房子,房子怎么搭呢?(一层瓶子一层盘子,一层层搭起来,就能搭成一幢高楼房,怎么搭呀?)看看你能搭几层?搭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楼房,同时要注意不碰倒别人的楼房,等老师敲小铃就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2、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教师观察幼儿搭楼房时的一些情况。

3、集中交流,梳理一些关键经验,如:

同一层上瓶子的高度相同,“楼房”可以搭稳。

瓶子数量与“楼房”稳定性的关系。

三个尖顶(圆顶)瓶子可以稳稳地撑起盘子。

瓶子越高,瓶盖越小,重心越不稳。

“楼房”底层要牢固。

师:你搭了几层?你是怎样搭的?每一层上瓶子的高度一样吗?(高度要相同房子才能搭稳)同样的瓶子一层上你放了几个?为什么他的房子能牢牢的站着?(底层瓶子的'数量越多,房子就越稳固,而且放的时候要很小心)。哦,我们又分享到了,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你的房子搭得高高的,站的稳稳的?为什么好多小朋友都不用小尖瓶?(三个对比,得出盖子平平的容易放住,那怎样让小尖瓶撑起纸盆呢?一个不行,两个呢?教师示范,三个小尖瓶就能稳稳的撑起纸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迁移垒高经验,比比谁搭的楼房又稳又高。

1、明确操作要求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让楼房搭稳搭牢的方法,等会儿我们再来搭楼房,这一次你想搭几层?(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要尽量用上筐子里所有的瓶子,看看谁的楼房搭得又高又稳。你要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搭最合适,可以试试别人介绍的好方法。

2、幼儿整理材料

3、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迁移刚才的垒高经验,适时指导幼儿。

师:那来试一试吧,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4、集中交流,进一步梳理、提升垒高经验。

可能讲到的关键经验:

楼房越高,每层用的瓶子数量越少。

放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合适位置,小心轻放。

师:这一次你搭了几层?有没有比上一次多?多了几层?你是怎样放的?房子高了,每层的瓶子用得多了还是少了?少了,怎样让楼房更牢固呢?要找准合适的位置,小心轻放。

四、活动延伸:探索搭更高的楼房

师:看,我们搭的房子美不美?真美啊,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

今天,我们用这些瓶子搭出了漂亮的房子,以后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瓶子来搭一搭,生活中也有很多材料可以用来玩叠叠高,比如盒子、罐子……让我们再去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五官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对五官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有关五官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人的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正常人五官的课件;五官残缺病人的课件。

2、三张大的面孔及其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一、活动建议:

1、通过游戏“摸摸头,摸摸脸”,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2、操作演示课件:正常人的脸,使幼儿主动说出五官的位置与名称。

3、到医院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讨论、了解五官的作用,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4、通过各种方式感知不同事物进一步体验五官的'作用。

5、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6、请幼儿为大面孔粘贴上五官。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当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但由于小班孩子知识面较窄,经验较少,经常会重复同一个问题,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的现象较多。如在讨论五官的作用时,这个说:眼睛能看人、看电视,那个也跟这这么说,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才会说出还能看书、看路、看

到各种东西;谈到鼻子,除了说能闻香味就是说能闻臭味------当讨论到如何保护五官时,孩子们回答很好,有的说:不用脏手揉眼;有的说不用手挖鼻孔、抠耳朵;还有的说不把手、脏东西放到嘴里。在贴五官的时候,三张面孔出现了不同的表情,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由此生成了第二个活动——《表情》。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小镜子、不锈钢勺子、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数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桌子上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二、幼儿玩镜子。

1、提问:①你是怎样玩的镜子?②发现了什么?

小结:镜子可以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可以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2、谁还有不同地发现:

①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

②墙上为什么会有光点?(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点。)

③墙上的光点会动吗?

④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点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在墙上产生光点,还能让光点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3、观察“勺子里的哈哈镜”。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子来?

(2)玩“勺子里的哈哈镜”的游戏。提问,帮助幼儿有条理地探究。

①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原来勺子是个哈哈镜)。

②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③从勺子里的哈哈镜看到的自己与镜子里的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勺子的凹面与凸面对光反射的不同,幼儿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妙。

三、游戏:

1、我们把小动物贴在镜子上?

2、怎样让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点儿?

3、请幼儿尝试。

小结:“动物追逐战”太好玩了,你的小动物跑的.快吗?

四、我是小小摄影师。

1、带领幼儿到室外,借助勺子“摄影”。

2、请幼儿说说在勺子里的哈哈镜里看见了什么?它跟原来的物体相比,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摄”的同种物体,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旧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给幼儿留下继续探究的空间。幼儿在玩“哈哈镜”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不锈钢碗、勺子、镜子、杯子、三菱镜等“镜子”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继续探究其中的秘密。

《【推荐】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