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以描画积木外形的方式“建造”房屋。
2、添画门、窗等,表现房子的基本结构。
3、体验描画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
2、幼儿有用积木搭建房屋的经验。
3、每组不同形状的小型积木若干,教师用于示范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用积木造房子
1、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积木按照自己的意愿,合作搭建房子。
2、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创作。教师可以用相机将幼儿作品拍下来。
3、引导幼儿说说,这些漂亮的房子是怎么搭的?用了哪些积木?
4、幼儿描述积木的颜色、形状。
二、在纸上造房子
1、今天我们还要用积木在画纸上造房子。
2、教师示范造房子的墙:可以把纸的最下面当地基,选一块积木当成墙,把“墙”造在地基上。一只手按住积木,一只手用水彩笔沿着积木的边,把“墙”画下来。如果造高楼,就一层一层向上“造”,注意一层一层要靠紧。
3、教师示范造房子的顶:屋顶要遮风挡雨,把“墙”的两边都盖住。
4、给“造”好的房子设计门、窗,用漂亮的颜色装扮。
三、我是建筑师
1、鼓励“建筑师”在幼儿活动材料《美术》。
2、提示幼儿要沿着积木的边缘描画,不要移动积木。
3、启发已描画好房屋的幼儿添画人物或景色。
四、逛逛房博会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房博会。
2、引导幼儿评选最佳作品及最佳建筑师。
中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户外投掷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
3、不怕困难,有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了解透支的基本动作要领:手臂弯曲、两脚分开。
2、物质准备:沙包、呼啦圈若干、绳子、红黄绿即时贴、画有怪兽的图一张、别针一个。
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投掷方。
活动难点:
学习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站立,身体后仰,利用腰腹肌突然发力,脚用力蹬地,甩手腕,靠臂力投向前方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1)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活动身体各部位。
(2)教师带领幼儿玩“小小手榴弹”的游戏,徒手练习投掷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正确的'投掷方法。
(1)玩“看谁投得远”游戏,请幼儿拿沙包尝试、练习投掷动作
(2)讲解动作要领:
两脚分开,前后站立,手拿手榴弹,手臂弯曲,举过肩,身体往后仰,预备开始向上投,投掷时,重心前移,靠腕力、臂力用力向前上方投出。
(3)幼儿集体动作练习。
3、竞赛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投掷情况,再次巩固方法,请投的远的幼儿示范,并帮助分数低的幼儿。
4、集体游戏“打怪兽”。
5、放松游戏:游戏“小飞机”
教师带幼儿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身体的动作。
中班教案 篇3一、活动功能:
“小雨伞”活动,适合放在中班《青草地》主题“毛毛雨”分题活动中。
二、活动提出:
为什么设计这一组教学活动?伞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晴天我们用它遮阳,雨天用它遮风避雨。伞除了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还有其文化和艺术的特性。
在“毛毛雨”分题中,伞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来认识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外观、种类、花样,感受伞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幼儿形成对伞的联想带来的丰富经验。
三、分题目标:
1.认识伞(外观、功能、种类,使用方法),
2.探索像伞的植物,
3.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四、分题:
五、具体的活动设计
活动 1、伞的选美会
[活动目的]
1、观察各式各样的伞。
2、学习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比较伞的不同。
3、享受用伞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带一把伞到活动室,教师多准备几把。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伞,拿到身边仔细看一看。
2、幼儿互相描述所带伞的特征:颜色、花纹。。。。。。
3、利用伞进行点名游戏如:“带红色伞的小朋友站起来”,全班一起看看:有没有带红伞而没有站起的幼儿,站起的是否都带了红伞。
——老师说:“带拐杖式的小朋友站起来。”
——依次类推。
4、进行伞的“选美会”:
——转一转,看看伞面的图案有什么变化。
——比一比,哪把伞颜色最好,哪把伞花样最漂亮,哪把伞伞柄最长,哪把伞最特别。
[总结分享]能描述自己最喜欢伞的特征。
[活动评价]
1、能依口令辨别自己的伞是否符合条件。
2、能说出各种伞的不同。
活动2、 伞可以做什么
[活动目的]
1、认识伞的功用。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
3、学习仿编儿歌。
[活动过程]
1、展示准备好的伞,问幼儿:“伞可以做什么?”(如:下雨时遮雨,出太阳时遮太阳,钩取物品。
2、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蚂蚁、小鸟、长颈鹿等动物有一把伞,他们会把伞当作什么呢?(如: 蚂蚁过河把伞当小船,小鸟把伞吊在树上作鸟窝等)请幼儿自由表达,老师将幼儿的想法记录在纸上。
3、带领幼儿念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改编:
当幼儿熟悉儿歌的句型时,老师和幼儿试着将先发表的意见替换儿歌原有的歌词,如:伞可以做什么?帮蚂蚁过河,伞可以做什么?当鸟巢。。。。。。
[总结分享]
能大胆想象“伞可以做什么?”
[活动评价]
1、能说出伞对人的好处。
2、能想象伞的.功能。
3、能仿编儿歌。
活动3、开伞、收伞
[活动目的]
……此处隐藏1866个字……你是怎么玩的?
幼儿A:我把竹圈放在胯下当车开。
幼儿B:我用竹圈用力往前滚,我追过去抓住它。
幼儿C:我把竹圈放地上跳来跳去。
3、老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不同的玩法,真棒!现在请你再试一试还可以怎么玩,或者玩一玩你没玩过的玩法,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竹圈。”
幼儿再次探索、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出把圈放成一排,双脚跳过竹圈的玩法。
“这次你又是怎么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玩法。)
幼儿A:我把竹圈套在身上,和小朋友一起玩开火车游戏。
幼儿B:我用圈当陀螺转。
幼儿C: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圈放地上排成了一排,我们练习跳过圈圈。
4、幼儿一起学习练习跳过竹圈的玩法,教师讲解跳竹圈的要领:双脚并拢,稍弯曲,用力蹬地跳过竹圈。(反复练习几次)
评析:这一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探索竹圈的多种玩法,并探索与他人合作的玩法,重点是引导幼儿想出跳过竹圈的玩法,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三、小袋鼠运粮食
1、老师:“小袋鼠想帮妈妈运粮食吗?”(想)
2、老师:“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要运好点粮食准备过冬了。妈妈请小袋鼠帮我一起来运粮食。粮食在河的那一边,小袋鼠从家里出发,一直往前跳,跳到小河边,用力跳跃过河,不能掉在河里。到河对岸捡起一包粮食后,按原路跳回,把粮食放在篮子里。然后还可以继续去运,直到把粮食全部运回来。”
3、请个别幼儿示范一遍,师指出注意点:跳的时候膝盖要弯曲,然后用力蹬地跳。
4、幼儿集体游戏一遍。(圈可分大小,提醒能力弱的幼儿在小圈这头跳。)
5、教师小结运粮食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有的小袋鼠跳的时候没用力,掉进小河了;有的小袋鼠一次运了两包粮食。
6、分组运粮:小袋鼠分成四组,运回粮食后把粮食放到自己这组的篮子里,然后再去运,直至把粮食全部运完。最后比一下哪组运的粮食最多为胜。
评析: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双脚并拢向前跳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参与游戏的欲望。
结束部分:
1、与获胜的一队分享喜悦,奖小红花。
2、教师带幼儿做整理活动。小袋鼠一起将粮食运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活动中,巩固5以内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为水果设计花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水果宝宝,一辆平面小汽车,贴花纸,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旅行吧!
(听着音乐,幼儿和教师开着小汽车在活动室里看风景。)
2、瞧,停车场到了,让我们一起停下车休息一会儿。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我们的汽车上有几个座位呀,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指着自己的汽车数一数)
二、为编排汽车座位号,添加五以内的相邻数
1、座位的`上面有什么?数字在这里代表什么意思呢?
(数字宝宝,座位号)
2、刚才我们开着小汽车来的时候,工人叔叔告诉我他们在排座位号的时侯不小心排漏了几个?怎么办?
(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
(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小结:小朋友真爱动脑筋,都学会用找邻居的方法来贴座位号。
三、为水果设计衣服,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1、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水果宝宝也想穿上花衣服坐上我们的汽车去旅行。瞧,这是----,数一数水果身上有几朵花,她应该坐到哪个座位号下去?
(出示带花朵的水果)
2、幼儿自主探索,给穿花衣服的水果宝宝找到正确的座位。)(教师提示幼儿;水果宝宝身上花的朵数要和座位号是一样。)
3、看一看汽车上还有没有空座位?我们还可以再邀请一些水果宝宝来坐满座位。这是几号座位?应该请穿几朵花的水果宝宝来座。
(幼儿自主探索,为水果宝宝设计花衣服并且找到正确的座位。)
4、小结评价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
(先幼儿相互交流,再部分幼儿上前发表自己操作结果,集体验证。)
四、游戏《带着水果宝宝去旅行》。
1、我们检查一下,水果宝宝都找到正确的座位了吗?
(幼儿相互交流)
2、听着音乐,开汽车去旅行。
中班教案 篇7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近期的学习主题是了解水果的用途,在学习西瓜的用途时幼儿兴趣点很高,联想出很多有创意的用途,根据现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和幼儿语言的'表达情况设计了这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出示出一张后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引出故事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想一想这个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些什么?回家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来帮你想一想?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来说,所以教师不能占主导应该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进行活动,多让幼儿来表达,多给予精神奖励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